本站讯 3月5日,武汉市公布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名单,表彰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联合武昌区文明办共同实施的“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项目,获评“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一代代中国人心中温暖的成长记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为总结经验、树立榜样、激励典型,武汉市文明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一批”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经宣传发动、择优推荐、综合考核等环节,“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项目等22个项目被推选为“武汉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通报指出,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也是“志愿者之城”。近年来,英雄城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广泛搭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广大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助力中心大局,为推动武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凝聚了强大志愿力量。
通报强调,这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精神高尚、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广泛,在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了鲜明导向作用。英雄城市需要大家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踊跃参加“武汉以我为荣”文明实践,以个人文明行为塑造社会文明新风,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英雄城市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让“第一目击者”成为“最早施救者”
——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
地铁、机场、消防队,社区、校园、养老院……他们活跃在武汉各类大型公共场所,为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免费培训急救技能,手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术(CPR)、一对一指导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他们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
“健康中国2030”行动规划中,将“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列入主要指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国内“目击者施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急救技能的公益化、普及化。“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就像一颗颗蒲公英“种子”,将急救技能撒播向社会生根发芽,将常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根植于社会大众,让更多突发意外事件的“第一目击者”,成为抢救生命的“最早施救者”。
见义勇为群体催生“天使在身边”
“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人民医院、一院好人”的优秀医院文化中,培育出的又一颗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硕果”。
近十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持续涌现出一大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英勇施救的“见义勇为好医生、好护士、好医学生”,形成一支弘扬社会正能量、彰显时代新风采的医务人员见义勇为英雄集体。该集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在飞机、高铁、地铁等公共场所见义勇为40余人(次),成功救治众多院外突发疾病患者的生命。
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见义勇为的先进事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报道300余次,阅读量超过20亿,相关成员获评国家级荣誉6项,并获评2021年度"湖北省三八红旗集体”。
医务人员屡屡见义勇为,催生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思考:如果事发现场没有医护人员,这些生命很有可能就得不到保障;但无法保证每一个突发疾病的现场,都有医护人员。因此,倡导“目击者施救”,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公共场所工作人员的急救技能,才是加强公共场所的应急救助能力、减少突发意外死亡、保障市民生命健康的首要之策。
针对更多公众、特别是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在遭遇院外急救时的窘境,2021年12月1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外公告,从即日起,接受地铁、机场、火车站等公共服务场所单位的集体报名,医院为驻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免费培训急救技能,尽可能培养更多能抢救生命的“第一目击者”。
破解现场急救的“荒”与“慌”
2021年12月10日,“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正式组建,并对武汉钟家村地铁站的30名员工,开展急救技能现场培训,拉开了人民医院面向社会免费培训急救技能的“第一课”。
截至目前,在一年多时间内,“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已经服务了武汉市24家大型公共场所,受训人员近2000人。
培训队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0名具有教学培训经验的护理骨干组成,共分为36支队伍,首义院区28队,光谷院区8队。每队由5名成员组成:1名领队、2名CPR培训师、2名AED培训师。采用两班轮替模式。每位成员均由急诊、心血管专家授课进行高质量培训,获得培训师资格证书,并经过认证授权进行公益急救技能培训。受训单位只要满足50个人的团队,向医院提出申请即可。
一年来,“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深入机场、高铁、地铁、酒店、学校、商场、幼儿园、养老院等各类大型公共场所,为一线工作人员把手教授心肺复苏术(CPR)、一对一指导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操作。
“如何判断是否心跳骤停”“如果是脑出血发生的心跳骤停,可以按压吗?”“使用AED除颤时会把人电伤?”针对受培训人员的疑问,队员们通过自身工作经验分享、生动形象的举例以及针对性的操作示范演练,逐步提高受培训人员对徒手心肺复苏和AED的认知,打消他们面对除颤电击的恐惧心理。
培训队还引入了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据介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是影响心肺复苏效果的关键。通过相应传感器实施监测和反馈按压过程相关参数,对心肺复苏质量进行及时“精准”评价,培训效果大大提升。
播撒急救技能的“种子”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50国家级人才死于心源性猝死。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言,若在4分钟内得到正确救治,其成活率可达30%-50%;如超过10分钟,脑细胞就会不可逆性坏死。而90%以上的猝死病例发生在医院以外,专业医护人员很难在“黄金4分钟”内到达患者身边。此时,“第一目击者”的及时施救就显得无比重要。
然而由于普通民众的急救知识极度缺乏,“院外急救无从下手”“徒手心肺复苏掌握不规范”“AED等救命设备不会用”……在中国,医院外猝死患者的生存率不到1%,远远低于发达社会近10%的平均水平。
“以往社区里的AED一直挂在墙上,我们不敢动也不会用。经过这次培训,我们也有信心有能力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了。”武汉市武昌区起义门社区工作人员说。
“这场培训像一场‘及时雨’,太有意义了!这些即学即用的急救技能,让以后我们开展救援时,更有底气!”武汉市武昌区消防救援大队的30多名消防战士在参加了“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技能培训后,掌握了徒手心肺复苏、AED等应急救护基本知识与技能。他们纷纷表示,这种培训对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大有裨益,也值得在其它领域推广普及。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队会定制不同的急救培训内容。在武汉市德威星悦幼儿园,“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队队员们向31位老师讲解了徒手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手法的理论知识,针对烫伤、异物吸入、抽搐等儿童常见疾病,队员们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开了快速、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专题培训。同时新增了“娃娃学急救”板块,30名大班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教学。这颗关于科学与公益的种子终会在这些大、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
“天使在身边”公益急救培训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项长期的公益活动,也是武汉市开展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医院将持续推广这项志愿服务项目,让人民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人民做好服务,为英雄城市再添光彩。(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