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武汉4月17日电(杨岑、黎昌政) “我国房颤防治将继续加强‘防、筛、管、治、研’工作,更多患者将享受到均质化、规范化诊疗。”4月13日至15日,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武汉举行,大会主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教授黄鹤在论坛致辞时说。
心房颤动(房颤)是脑卒中重要危险因素,显著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每年由房颤导致的卒中数量约52.5万例。房颤引发卒中而导致的高致残率,给社会、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交流心律失常领域最新成果,推广心律失常新技术,培训心律失常从业人员,规范房颤患者诊疗。”本次论坛邀请全国著名专家、中青委220余位,开设新技术培训专场和电生理论坛、房颤论坛、室性心律失常论坛等14个分论坛,设置21个大会主旨演讲和170个学术报告。2023年第一次房颤中心建设培训会议同期举行。
据了解,随着技术进步,房颤患者诊疗从繁到简、从二维到三维、从点消融到“线、圈、面”,临床诊疗理念快速更迭、筛查手段持续创新、诊疗技术日趋精湛、微创手术成功率逐年提升,中成药对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调控也取得新进展,越来越多患者将受益。
心脏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部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源于左心耳。对高卒中风险且不适合口服抗凝治疗的患者,心脏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引发卒中风险的有效治疗手段。2013年开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全面开展心律失常临床防治及新业务新技术创新研究,经过多年努力与推广,2021年起全国左心耳封堵术年均开展超万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表示,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设计病床1000张,心血管医院将充分发挥在心脑血管疾病规范化培训和技术带教方面的作用,激发地市、县市医疗机构主导作用,让更多患者就近享受“一站式”集成心脏健康医疗服务。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极目新闻: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长江日报: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湖北农村广播: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湖北广播电视台: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新浪湖北: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科技健康在线: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
科普大讲堂开讲:第九届中国心电生理和起搏青年论坛在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