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科速递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09月 总第117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疼痛科:穿越癌痛阴霾,创新治疗为九旬癌症老人点亮生命之光
    发布:疼痛科 时间:2024-04-25
    A+ A-  

    本站讯 “贾教授,真是太感谢您了。没有您的帮助,我父亲可能早就放弃了……”这是4月23日,一位肺癌老人的女儿,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贾一帆表达的由衷感激。

    贾一帆教授团队正在手术中

    贾一帆教授手拿准备植入的全植入式吗啡泵

    原来,癌痛让她年近90岁的父亲痛不欲生,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而家人看着他终日强忍,也倍感煎熬。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们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接受了鞘内吗啡泵植入手术,专业的抗癌痛治疗帮助老人快速、有效缓解了疼痛,同时也让他再次重燃生的希望,决心与肺癌抗争到底。

    阴霾笼罩:九旬癌痛患者的无尽折磨

    去年下半年,年近九旬的王爹爹被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尽管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种治疗手段,但一个月前,原本轻微的全身疼痛突然加剧,让他寝食难安、坐卧不宁。有时突如其来的疼痛几乎让他痛不欲生,常用的镇痛药物对他也没有效果。

    “那段时间,父亲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王女士回忆那段黑暗的日子,眼里闪烁着泪光,“常用的镇痛药物对他无效,即使是少量的强效止痛药物,也会让他呕吐得昏天黑地,数日无法进食,睡不着觉,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面对这样的困境,王爹爹一家陷入了绝望。

    癌痛的折磨让王爹爹变得沉默寡言,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看着父亲在疼痛中苦苦挣扎,王女士心如刀绞,却束手无策。

    就在王女士束手无策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Ⅳ科副主任柯少波教授启动了“难治性癌痛治疗MDT”机制,并联系了疼痛科贾一帆教授。经过仔细评估,贾一帆认为王爹爹虽然高龄、病情严重,但他的全身脏器功能尚好,可以承受疼痛科的创新治疗手段——半植入式鞘内吗啡泵植入手术。

    专家团队正在手术

    术后三天,王爹爹的疼痛缓解程度达到了90%,而且再也没有出现恶心、呕吐,他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对生活也重拾了信心。

    “我要回肿瘤科,我可以继续进行肿瘤治疗。”这是王爹爹在疼痛缓解后迫切的诉求。看到父亲重新振作起来,王女士激动得热泪盈眶。随后王爹爹转入肿瘤科,由柯少波教授陪他继续抗癌。

    微创介入治疗,让癌痛患者重拾信心

    吗啡泵鞘内植入术的应用,不仅为王爹爹带来了新生,也让更多难治性癌痛患者看到了希望。

    和很多患者及家属一样,一谈到手术,王女士就担心:鞘内泵手术会不会有风险、创伤大不大、有没有后遗症、患者身体差能不能耐受等这一类问题。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叶济世介绍:“这种半植入式鞘内泵植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效果显著等优点,为难治性癌痛患者,尤其是阿片类药物不能耐受、吞咽困难的患者,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治疗选择,手术皮下小切口,几天就可以愈合,风险非常小”。

    “这是一种先进的疼痛治疗方法,通过将特制的导管通过穿刺针放置在患者蛛网膜下隙的特定位置,再通过皮下隧道与输注泵相连,持续、缓慢、匀速地将吗啡注射液输入到脑脊液中,从而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据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贾强介绍,这种药物通过鞘内药物注射系统进入患者体内后,与阿片受体在脊髓后角处结合,产生类似内源性内啡肽和脑啡肽的作用,从而抑制P物质的产生和阻断疼痛物质的释放,达到显著的镇痛效果。近年来,吗啡泵鞘内植入术在顽固性癌痛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口服用药相比,只需口服阿片剂量的1/300,即可达到令人满意的镇痛效果。如果患者预期生存时间比较长,则可考虑全植入式鞘内泵,最长可用7年,全部埋置在患者皮下,所以使用方便,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癌痛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包括肿瘤相关性疼痛,即肿瘤直接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的疼痛;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神经等所致疼痛,这一伴随癌症始终的难题,困扰着近80%的癌症患者。遗憾的是,在我国,有近80%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其中,难治性癌痛尤为棘手。

    据统计,难治性癌痛在癌痛患者中的发病率约10%-20%。这类疼痛往往让患者痛不欲生,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吗啡泵鞘内植入术外,还有其他先进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如病人自控镇痛泵技术(PCA)、神经毁损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IDDS)等,均为难治性癌痛患者带来了希望。

    走出误区:正视并积极治疗癌痛

    然而,许多肿瘤患者在面对癌痛时,仍抱有误解和恐惧。他们认为“是药三分毒、吗啡容易成瘾”,担心药物成瘾和副作用,担心手术创伤,因此选择忍受痛苦。

    “但实际上,癌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身体代谢和免疫力,还可能延误和加重病情。”肿瘤科副主任柯少波教授强调,“长期未得到控制的疼痛可能导致病理性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发展成难治性癌痛,给患者带来深重的折磨和创伤。因此,有效地控制癌痛是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希望通过创新的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帮助患者走出误区,正视癌痛治疗的重要性”。

    只有当患者痛苦减轻、能够吃得下、睡得着,他们的抗癌信心和治疗效果才能得到增强。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治疗癌痛其实也是抗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癌痛患者正在走出阴霾,重获新生。他们不再需要忍受无尽的折磨和痛苦,而是能够体面、舒适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舒适化医疗,让患者感受人文关怀与尊严

    舒适化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理念,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医疗模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副主任贾一帆表示,这种医疗服务理念的核心是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放在首位,致力于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致力于为患者营造温馨、安心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的良好态度与和蔼可亲的沟通方式,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受到愉悦和舒适。

    同时,贾一帆强调疼痛综合管理在舒适化医疗中的重要性。他解释说,通过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医疗团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焦虑和恐惧感。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患者在生理上得到了极大的舒适度提升。

    舒适化医疗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心理疏导方面,医生会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焦虑和恐惧;疼痛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总的来说,舒适化医疗服务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追求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医疗服务理念,它不仅关注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还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通过优化就医环境、提高医护人员服务水平、提供无痛化技术等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和舒适的医疗服务,让患者远离疼痛困扰。(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报道链接:

    极目新闻:穿越癌痛阴霾,创新治疗为九旬癌症老人点亮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