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术动态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10月 总第118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消化内科:承办2024年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学术会议
    发布:消化内科 时间:2024-11-28
    A+ A-  

    本站讯 11月22-23日,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此次会议由湖北省医师协会主办,消化医师分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中南医院承办,大会汇聚了省内消化内科知名专家和学者,旨在交流最新的消化医学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和临床实践经验。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了学术讲座、病例分享及技术展示,充分展示了消化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11月22日下午,首先举行了消化系统前沿热点相关疾病分享会,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罗和生教授主持开幕式。消化医师分会主任委员林军教授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强调了胃肠动力疾病诊治领域的学术交流对提升医疗水平的重要性。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院李天望教授、武汉协和医院蔺蓉教授也发表了讲话,预祝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顺利召开,并对与会人员提出了期许,希望大家能通过此次分享会进一步深化知识与经验的交流。

    当日下午会议共6场学术讲座,内容涉及消化内科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首先,来自武汉市第四医院丁祥武教授详细介绍了胃肠动力相关疾病的最新诊疗方法,特别是胃轻瘫等难治性疾病的治疗进展。武汉天佑医院龙辉教授点评时指出,胃肠动力的诊治一直是消化内科的一大难题,丁教授在讲座中提出的多学科合作与个性化治疗策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武汉市中心医院张姮主任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策略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最新的药物治疗方案。武汉市第三医院彭波教授在点评中表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不仅需要药物的干预,还要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

    南京鼓楼医院张明教授讲解了药物和毒物对门脉高压的影响,并分享了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襄阳市中心医院高山教授指出,随着药物应用的普遍性,药物性门脉高压的临床诊治亟需更多关注,并建议各大医院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与早期识别。

    华润武钢总医院曹佳懿教授分享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周宗斌教授在点评中提到,尽管HP根除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治疗失败和复发的挑战,需要继续优化治疗方案并加强患者随访。

    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的计春燕教授针对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进行了详细介绍,分享了最新的筛查技术和临床应用。荆州市中医医院严光俊教授点评时强调,早筛早诊是结直肠癌防治的关键,尤其是在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刘嵩教授讲解了免疫抑制剂在非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应用进展,尤其是对于药物耐药性和其他肠道疾病的治疗。黄冈市中心医院吴继雄教授在点评中指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在非IBD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巨大,但也应注意治疗中的安全性与长期效果。

    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沈磊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强调了消化道疾病领域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他提到,消化内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应当继续深化,特别是在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在学术会议后,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还举行了感控专家工作组筹备会和全体委员会议,由沈磊教授主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病医院办公室主任刘军作为工作组发起人为今后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和憧憬。

    随后进行的全体委员会议,林军主任委员作了2024年度工作报告,孙铁汉秘书长提出了未来一年的工作重点,并鼓励各位委员积极为消化内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11月23日上午,2024年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学术会议正式拉开帷幕。会议于上午08:30正式开始,开幕式由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张姮教授主持。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会长,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张澍田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强调了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在首任主委罗和生教授及现任林军教授的传承带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期望通过本次学术会议交流有所收获,进一步提高湖北省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水平。随后,林军主委发表致辞,他强调了消化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创新,并对当前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罗和生教授及湖北省医师协会秘书长孙铁汉教授分别也发表了精彩的讲话,分享了医学发展的新趋势和学术交流的宝贵意义。

    会议的学术讲座环节安排了7个精彩的专题讲座,涵盖了多项消化专业学科的研究焦点问题。首先,由林军主委进行学术讲座,详细探讨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最新诊疗策略,分享了临床经验与新的治疗方法,特别是针对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提出了创新的诊疗思路。

    接着,张姮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关于免疫治疗相关肠炎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介绍了免疫治疗的机制,还阐明了其引发肠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尤其是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肠道问题,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来自武汉市第三医院田霞教授的讲座为慢性胃炎的慢病管理提供了具体且可操作的方案,尤其在个体化治疗和长期随访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提出了建议,未来应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的结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武汉市第四医院的丁祥武教授介绍了内镜超声(EUS)与纳米共焦激光内镜(nCLE)的结合应用,展示了该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和优势,特别是在早期癌症诊断方面的应用,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影像数据,辅助医生进行更准确的临床决策。

    荆州市中医医院的张维教授讨论了难治性胃轻瘫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尤其是中医在调节胃肠动力方面的优势,未来应加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探索更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荆门市中心医院的刘长青教授分享了食管隧道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详细讲解了该技术如何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张军教授为与会者带来了内镜下微创器械的最新应用经验,展示了其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精准治疗。

    11月23日下午,分会场一继续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讲座和专题会议。其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赵亮教授以P-CAB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治疗中的新进展为议题,详细介绍了P-CAB类药物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阐述其疗效的提升和临床推广的价值。现场气氛热烈,与会者频频点头,表达对这一前沿技术的认可。

    宜昌市中心医院郑世华教授以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管理为议题,通过数据与案例,展示了改进肠道准备管理的有效策略,探讨如何提高肠镜检查的准确性。现场多位医生积极记录,表明对此内容的高度关注。

    北京友谊医院冀明教授以提高ERCP插管成功率的策略为议题,分享了优化ERCP插管技术的具体方法,包括团队协作、仪器改进和术前准备等方面,强调了技术操作的标准化对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性。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同济医院田德安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报告内容对消化科医师的临床实践,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赵秋教授就国产胆道共聚焦内镜的研发历程及其初步应用展开报告,对国产胆道内镜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系统回顾,重点介绍了其在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主持人崇阳县人民医院聂新强教授对报告作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标志着国内医疗器械研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荆州中心医院邹传鑫教授就De novo癌的内镜与病理展开报告,详细分析了De novo癌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内镜下的表现,并结合病理图像,深入探讨其诊断标准。与会专家纷纷对报告内容表示赞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周巍教授就ERCP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展开报告,从临床实践的角度出发,分析了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策略,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现场互动活跃,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武汉市第一医院舒磊教授以小肠出血内镜下诊治经验及体会为议题,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小肠出血病例的处理流程,分享了经典案例。与会医生对实际操作技巧表现出浓厚兴趣。

    与此同时,分会场二专家工作组会议也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张继乔教授首先就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内镜下诊治策略进行了精彩阐述。内镜下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已成为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敏教授围绕如何避免炎症性肠病(IBD)的误诊或漏诊展开了深入讨论。她指出,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与其他肠道疾病相混淆,导致误诊或漏诊。为了避免IBD的误诊或漏诊,陈敏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提高对IBD的认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要点;二是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史、饮食史、用药史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三是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粪便常规、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四是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对于疑难病例,可组织多学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孝感市中心医院寇继光教授带来了关于内镜减重治疗技术应用进展的精彩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传统的减肥方法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效果有限,且容易反弹。内镜减重治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减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他强调,在选择内镜减重治疗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减肥需求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季梦遥教授就胃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预测进行了深入探讨。她指出,ESD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术后迟发性出血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为了预测胃癌前病变ESD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季梦遥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凝血功能等;二是要严格掌握ES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技术规范,避免损伤血管;三是要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等并发症。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艾耀伟教授就胆胰管汇合部良性疾病内镜诊治进行了深入阐述。胆胰管汇合部良性疾病包括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胰腺炎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漏诊。内镜诊治作为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胆胰管汇合部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旭教授围绕结肠息肉内镜治疗策略展开了精彩讲解。他介绍了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内镜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他强调,在进行结肠息肉内镜治疗时,需要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他还提醒大家要注意术后的随访和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武汉协和医院朱良如教授带来了关于营养治疗与慢病管理的精彩报告。她详细介绍了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的内容。她指出,在进行营养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同时,她还介绍了一些常见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原则和方法,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谭诗云教授就EUS引导下组织活检的20个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EUS引导下组织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穿刺针选择、穿刺部位选择、穿刺深度控制、并发症的预防等。谭诗云教授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他强调,在进行EUS引导下组织活检时,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随后在湖北省中医院李天望教授的主持下,IBD(炎症性肠病)及青年专家工作组召开筹备会,会议讨论了工作组的组织结构、未来研究方向及成员分工,孙铁汉秘书长传达了协会对于专家工作组的相关规定,希望各位专家教授畅所欲言,为协会发展献计献策。与会人员热烈讨论,并一致表示期待相关专家工作组的正式成立和研究计划的落地实施。

    会议闭幕式上,李天望教授总结发言,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并鼓励各位专家教授继续在相关领域深耕细作,为提高国内消化病学诊疗水平做出更大贡献。从发言内容和与会专家的表现来看,本次会议充满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探讨;各专题讨论环节提问踊跃,讨论深入,充分体现了专家们对消化病学领域前沿研究的关注;IBD及青年专家工作组的筹备会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支持,大家对这一平台寄予厚望,期待共同推进炎症性肠病的研究与治疗水平。

    本次学术会议为湖北省的消化医学专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人员通过深入的讨论和案例分享,进一步了解了消化内科领域的最新技术与研究进展。专家们针对临床常见问题提出了创新的诊疗方案,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此次会议,省内外消化医师们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得到了丰富的提升,推动了消化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会议也促进了省内各医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消化内科的学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会议的圆满结束,大家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场学术盛宴,也是促进医疗技术、提升诊疗水平的重要契机。相信在未来,湖北省消化医学将继续在科研和临床应用方面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承办2024年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学术会议

    11月22-23日,湖北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2024年学术会议在武汉举行。此次会议由湖北省医师协会主办,消化医师分会、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中南医院承办,大会汇聚了省内消化内科知名专家和学者,旨在交流最新的消化医学研究成果、诊疗技术和临床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