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在近期举行的湖北省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临床思维能力比赛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23级四证合一住培学员向铃燕荣获二等奖。本次决赛之前,向铃燕还以总分第一的佳绩在医院第四届“万例挑一”住院医师病例分析大赛中摘得一等奖,并荣获最佳风采奖。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病理科“四严四会”模式赋能四证合一住培学员成长的系统培训模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病理科依托国家级住培重点专业基地,结合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与成长规律,总结临床病理医师培养经验,创新性提出 “四严四会” 卓越病理医师培养模式——“四会”即会诊断、能科研、善沟通、懂管理,“四严”即一体化培养过程严管理、二元式诊疗能力严培养、三阶梯科研思维严训练、四层级培养质量严考评。该培养模式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和武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充分彰显科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大优势与创新实力。
“四严四会”卓越病理医师高质量培养模式
一、会诊断、严培养——进阶式分层培养,筑牢专业技能根基
四证合一模式下,学员们首先需完成严格的临床训练,包括组织取材、病理阅片等核心任务。
病理住培基地打造“基础-常规-亚专科” 三阶段分层进阶培养模式,培育学员取材与诊断能力。此模式助力学员逐级提升,先在基础病理阶段掌握基本技能与知识框架;常规大病理阶段深化疾病认知,精进取材与阅片能力;亚专科病理阶段专注细分领域,练就精湛技艺。
该模式成效显著,病理科四证合一学员(21级学员鞠仙莉,22级学员黄奥玲,23级学员谢婷、向铃燕)全员以100%通过率高分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规培结业考试,并在医院举办的“万例挑一” 病例分析大赛上屡获佳绩,凭借对经典病例的深入剖析,黄奥玲与向铃燕连续两届斩获一、二等奖、最佳风采奖等奖项,为其病理诊断职业发展夯实基础。
二、能科研、严训练——科研临床融合发展,培育创新型医学人才
科研能力是四证合一住培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学员在入学初期便开始科研训练,从撰写综述入手,逐步了解科研选题、文献综述及投稿流程。这种训练不仅帮助学员掌握了如何梳理前沿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学术表达能力,为后续科研课题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在导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完成了从综述到科研课题的无缝过渡,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年,病理科4名四证合一学员(鞠仙莉、黄奥玲、谢婷、向铃燕)共发表11篇论文,其中SCI论文5篇(中科院2区杂志论文3篇,3区杂志论文2篇),中华系列杂志论文1篇,统计源期刊论文5篇。
此外,学员们积极参加各类国家级学术会议,在交流中收获成长。在今年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病理年会上,病理科四证合一学员鞠仙莉及黄奥玲共有4篇论文成功入选壁报展示环节。不仅如此,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中,病理科24级四证合一学员陈正卓凭借出色表现获大会发言。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导师们也鼓励学员们积极参加其他学术会议来扩展自己的科研思维,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从而挖掘更多的课题方向。
三、善沟通、严管理——多元路径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素质
病理科对于住院医师的培养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全面提升学员素质。
一方面,将医学人文教育深度融入培养全过程。这不仅提升学员职业认同感,更锤炼其临床与医患沟通能力,并鼓励学员将医学知识转化为富有人文情感温度的科普,向大众传递医学的温暖与力量。每年病理科四证合一学员踊跃参与 “医路同行” 住院医师健康科普大赛,巧用宣传手册、表演等形式传播医学知识。鞠仙莉与黄奥玲在第一届科普大赛中分别获得了图文类和非图文类二等奖;谢婷与向铃燕分别带领小组成员在第二届科普大赛中获得了表演类一等奖以及图文类二等奖。
另一方面,重视管理能力培养。优秀的病理医生不仅靠临床科研技能,科室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管理中来。其中,向铃燕担任武汉大学研究生第十党支部支部副书记、24级学员马傲龙担任武汉大学研究生第九党支部青年委员,黄奥玲及24级学员薛昊辰分别担任22级与24级专硕班级小班长,这让他们在实践中练就计划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强化集体意识。
同时,科室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趣味运动会、歌舞比赛等各类学术与文体活动,在丰富住培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个人风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构建的基于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的“四严四会”培养体系,因其注重临床、科研、沟通、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已成为同行业标杆。未来,病理科将继续坚持这一模式,培养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优秀科研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水平住院医师,为医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