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术动态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2024年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功举办 推动学科交流与发展
    发布:心血管外科 时间:2025-01-08
    A+ A-  

    本站讯 2024 年12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友谊国际酒店盛大举行。省内外近百位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专业人员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

    12 月20日下午,年会率先开展了二尖瓣成形手术技术操作培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吴智勇教授倾囊相授,分享了自己丰富的手术经验,并对来自省内外的年轻医师的模拟操作进行了专业指导。这一环节让年轻医师们对二尖瓣成形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在另一分会场,疑难病例思辨赛精彩上演。六位省内优秀年轻医师带来了精彩的病例汇报,八位省内知名教授针对病例进行提问并打分。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鹏医生荣获本次比赛第一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乐财医生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刘洪艳医生并列第二名。

    在全体成员共同参与的盛大开幕式上,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王志维教授率先致辞。他以发展、文化、创新、祝愿为关键词,详细介绍了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的创办历程与发展情况,分享了学会四年来的工作成果。他强调,学会一直致力于加强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医学科技的创新发展,为青年医务人员搭建更多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最后,王教授向大会的召开以及与会代表表达了美好祝愿。

    随后,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董念国教授和湖北省医师协会孙铁汉秘书长分别致辞,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致辞结束后,三位嘉宾共同为本次大会疑难病例思辨赛获奖者、优秀论文获奖者以及优秀组织奖获奖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会议正式开始后,学术交流环节精彩纷呈。来自武汉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处的李沛教授发表了题为《“三民医改”启示录—新医改时代下的学科发展》的演讲,详细介绍了三民医改的相关政策、薪酬分配方案及主要成效,深入探讨了三民医改政策实施的医疗价值,并鼓励临床医师积极关注政策制定、商保及慈善项目动向,加强与医保、卫健委的沟通,主动参与政策执行落地工作,以适应薪酬改革。演讲结束后,李沛教授与多名心血管外科领域专家就心血管外科医保政策及三民医改的未来展开了激烈讨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舒畅教授发表了《中国血管外科疾病的质控报告》的演讲,介绍了中国主动脉疾病治疗现状,重点分析了主动脉疾病的手术医疗质量,对比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主动脉手术量及不良结局发生率,指出主动脉手术开展在医院间存在明显差异,手术规模较小的医院需要更多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强调了主动脉手术医疗质量分析与整体把握的重要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孙寒松教授发表了《胸骨下端小切口CABG的临床经验》的演讲,深入分析了传统切口与小切口单纯CABG术的优势与劣势,对比了两种术式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结局发生率,并通过分享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小切口单纯CABG术的手术技术难度及注意事项。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黄建华教授在《主动脉腔内治疗严重并发症应急处理》的演讲中,分享了数例典型病例,借助相关视频指出主动脉腔内手术的常见陷阱,深入分析了支架卡顿、支架落入腹段导致脏器缺血、腹主动脉支架移位出现内漏等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极端案例的应急处理方案,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薛松教授发表了《微创冠脉外科现状及展望》的演讲,介绍了微创冠脉外科的现状,阐述了MIDCAB针对单支LAD病变的明显优势,比较了三种HCR策略的优劣,提出MICS CABG是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他也指出,虽然机器人辅助CABG技术取得了极大进步,但由于国内起步较晚,受仪器设备质量及操作人员技术的限制,推广仍面临一定难度。最后,薛教授表达了对微创冠脉技术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维教授发表了《复杂升弓部主动脉疾病外科手术改进》的演讲,介绍了A2型主动脉根部处理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诉求,强调了根部加固的重要性,阐述了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过程中脑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对于不确定Wills环是否发育不全的人群实施直视双侧顺行脑灌注技术的优势,分享了降主动脉术中支架植入前改良硬象鼻术实施的手术条件及注意事项,总结了不同夹层病变根部处理的关键要点。

    与会嘉宾魏翔教授、尚玉强教授、吴智勇教授、张军教授针对各位讲者的发言展开了充分讨论,王志维教授对以上讲者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中午短暂休会后,下午委员们继续在三个分会场围绕不同专题内容深入开展学术讨论。

    分会场1由吴智勇教授主持,以结构性心脏病与腔内治疗为主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张海波分享了《经心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介入瓣膜手术技术:外科团队的优势》;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马杰教授分享了《全降解封堵器处理卵圆孔未闭单中心经验分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佳教授分享了《应用AERD技术治疗主动脉A型夹层的经验分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任伟教授带来《Bentall术后I型夹层的弓部三开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胡小平教授分享了《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国药东风总医院陈浩教授分享了《全弓置换术后降主动脉腔内微创处理策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罗成教授分享了《IBE/IBD支架治疗髂总动脉瘤》;武汉大学人民胡锐教授分享了《B超诊断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介入手术》。中部战区总医院郗二平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建良教授、十堰市太和医院原野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梁川教授、襄阳市中心医院赵华教授、荆州市中心医院钱海云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红兵教授等针对以上汇报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讨论及见解分享。

    分会场2由胡知朋教授主持,以“变化是经典的创新,经典是变化的基础”为主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万松教授分享了《The Endless Pursuit of Excellence in Mitral Valve Repair》;武汉市中心医院尚玉强教授分享了《微创心脏手术从腔镜辅助向全腔镜的转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胡知朋分享了《TAVI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主动脉瓣外科策略调整》;武汉儿童医院皮名安教授分享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在小儿心脏外科中的应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刘朝兵教授分享了《TAVA术后假体瓣膜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高思海教授分享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时机和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李飞教授分享了《心脏瓣膜外科现状与思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任宗力教授分享了《直面心脏移植术后的挑战:排异和感染的平衡》;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张松林教授分享了《瓣膜病合并房颤外科治疗十年临床经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志维、国药东风总医院刘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罗成、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张郁林、荆州市中心医院崔丰和等教授针对心血管外科经典手术方式与最新发展技术改革之间的矛盾与融合展开了深入讨论。

    分会场3由李罗成教授主持,以“远飞换新羽,善筑理旧基”为主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智勇教授分享了《心脏移植术中左房缝合的改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龙教授分享了《Bentall手术的发展及改进》;改良SUN’S手术;十堰市太和医院张军教授分享了《外膜内翻+分支型术中支架的应用》;荆州市中心医院钱海云教授分享了《单分支支架+球囊阻断技术在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李晓勇教授分享了《双瓣环扩大术的临床应用总结》;荆门市中心医院柳亚奎教授分享了《93例经右心小切口微创瓣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孝感市中心医院廖志敏教授分享了《微创心脏手术初级经验分享》;荆门市人民医院李磊教授分享了《主动脉左冠状窦瘤一例》;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汪兵教授分享了《一例成人复杂先心病手术的病例分享》。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张松林、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王青涛、咸宁市中心医院吴飞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吴智勇、孝感市中心医院庞一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周蕾、黄石市中心医院彭涛等教授对以上手术技术改进及临床经验总结的相关汇报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次大会的圆满举办,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省心血管外科医师的学术交流,有效激发了青年心外科医师的创新与活力。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全体人员表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心外科学科的美好未来携手努力。(心血管外科)

    2024年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成功举办 推动学科交流与发展

    2024 年12月20日至21日,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在武汉友谊国际酒店盛大举行。省内外近百位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专业人员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