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吴展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3日5时1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吴展元教授,1934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后至湖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工作。历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听力嗓音医学研究室主任、《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副主编。1982年2月-1984年4月首批国家公派赴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访学,师从Michel Portmann教授,并任教授外国助理。
吴展元教授曾任国际耳鼻咽喉科学会联盟成员、国际耳内科医师协会(IAPA)中国分会委员及名誉顾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听力学组顾问、中国民政康复医学会听力言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共同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听力学专业期刊《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并担任副主编。他曾任湖北省医学会理事、湖北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湖北省抗癌协会理事、牵头成立并担任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曾任湖北省声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声学会听力-言语声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并曾担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眼耳鼻咽喉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等多个核心学术期刊编委。
吴展元教授是我国耳显微外科、颅底外科、头颈外科的先驱者之一,对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1984年从法国访学回国后,率先引入现代耳显微外科理念,积极推进耳显微及侧颅底外科相关工作,开展各类中耳、内耳相关耳显微外科手术,与神经外科合作开拓探索颅底外科领域,组建了首个颅底外科MDT团队,成功完成颅面联合手术、经乙状窦后径路和迷路进路的听神经瘤切除术、前庭神经切断术、保留面神经功能的颞骨切除术、颈静脉球瘤和颈动脉体瘤的切除、眶上锁孔入路治疗鼻内型脑膜脑膨出等,引领医院成为国内最早开展现代耳显微外科及颅底外科的单位之一。
吴展元教授尤为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转化。1985年他牵头组建听力及嗓音医学研究室,通过研究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和时机,其成果“新生儿听力筛选方法的研究”获200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我国出台有关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的法规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也于2002年荣获“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他参编了2004年卫生部《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培训教材,为该技术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做出重要贡献。1995年他牵头申报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听力检测技术学习班”,迄今已经举办25届,成为享誉全国学界的学术品牌。2005年他主编译出版我国首部《听力学词典》,为我国听力学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
吴展元教授具备战略眼光,对学科建设进行了前瞻性顶层设计。他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立了以“学科专业发展为龙头、《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和研究所为两翼”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年轻医师的选拔及培养、构建人才梯队、在国内率先建立并完成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三级学科建设,奠定了学科近40年的发展基石,为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跻身全国一流行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吴展元教授乐于施教、诲人不倦,致力于培养后辈,传承学问与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兄弟单位的学科骨干。他坚持每周主持一次以临床为导向的疑难病案讨论,践行40余年、直至耄耋之年从未间断。他渊博的学识、缜密的临床思维、独到的见解、敏锐的观察力、紧跟国际学术前沿的洞察力,对患者的医者仁心,都令广大师生心悦诚服,实为师者楷模。
吴展元教授淡泊名利,一生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在他从医的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多次奔赴湖北省内边远山区进行长期医疗援助。1972年12月-1975年6月,他还参加中国援外医疗队远赴阿尔及利亚,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
吴展元教授一生勤奋而纯粹,践行了“做一名好医生、做一名好老师”的誓言。他的一生,是孜孜不倦为中国医学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
吴展元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后来人会铭记与传承他的精神,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吴展元教授千古!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2025年2月3日
遵从吴教授生前遗愿和家属意见,吴展元教授丧事从简。吴展元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5年2月5日(星期三)上午7:30分在武昌殡仪馆天元厅举行。请吴展元同志生前好友、同事、学生早上6:00从医院行政楼门前乘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