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禹)65岁的张先生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右脸频繁遭受“触电样疼痛”,半年内尝试多种治疗均未见效。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贾一帆教授团队运用“周围神经刺激术”,使张先生的疼痛评分从8分降至2分。
半年前,张先生右侧面部突发刀割般阵发性刺痛,3天后额头皮肤出现“珍珠链”样水疱,随后蔓延至鼻旁眼眶下方。起初他以为是“过敏”,自行用药无效后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其间,他在多家医院尝试针灸、射频等治疗,疱疹虽消退,但疼痛依旧。洗脸、触碰甚至风吹都会引发触电或针扎般剧痛,疱疹感染还导致右眼视力模糊,每晚只能间断入睡2-3小时。
张先生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疼痛科求助。贾一帆教授经诊断,建议其接受“周围神经刺激术”,即在超声引导下,通过2毫米的皮肤针将电极放置在受损神经处,连接脉冲发生器进行持续电刺激。手术仅5分钟,张先生额头上只留一个小针眼。
术后次日,张先生疼痛程度和发作频率显著降低,自觉疼痛程度减少30%,一周后疼痛减轻60%以上,二周后说话和进食不再引发疼痛。3月3日拔除电极出院时,疼痛评分已降至2分。
贾一帆介绍,头面部带状疱疹多由三叉神经节内潜伏病毒复活引起。三叉神经是人体最粗大的脑神经,掌管面部80%的感觉和咀嚼功能。病毒攻击此处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如角膜溃疡致失明、口唇麻木致进食漏水漏食、耳部疱疹引发面瘫等。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疼痛更为剧烈,急性期(出疹后的1个月内)未规范治疗易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患者带来极大身心痛苦,还耗费大量精力财力。
贾一帆提醒,带状疱疹一定要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易侵袭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其中女性发病率较男性更高,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更需警惕。根据临床数据统计,约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程超过半年者,治疗难度倍增。发病72 小时内规范治疗可降低75%后遗症风险。
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疼痛科联合申报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项目”,致力于构建多模态镇痛方案,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治疗,带来重获“无痛”生活的新希望。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洗脸都巨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65岁老人 疼痛专家用两毫米皮肤针阻断疼痛
湖北日报app:洗脸都巨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65岁老人 疼痛专家用两毫米皮肤针阻断疼痛
极目新闻:65岁老人带状疱疹后“痛不欲生”,疼痛专家以阶梯疗法“精准狙击”神经痛
极目新闻app:65岁老人带状疱疹后“痛不欲生”,疼痛专家以阶梯疗法“精准狙击”神经痛
极目新闻:洗脸都巨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65岁老人 疼痛专家用两毫米皮肤针阻断疼痛
极目新闻app:洗脸都巨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65岁老人 疼痛专家用两毫米皮肤针阻断疼痛
长江日报: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如触电,疼痛专家“阶梯疗法”精准阻断“不死的癌症”
湖北广播电视台:疼痛专家以“阶梯疗法”精准阻断“不死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