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邹亚琴、刘樱)32岁的李女士直肠癌复发,多方求治均被告知保肛无望,只能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郑勇斌教授团队处为她进行了“极限保肛”手术,又成功完成造口还纳手术。近日,李女士彻底摆脱 “终身挂粪袋” 的困境,重获正常生活。
李女士来自西安,半年前因反复便血等症状确诊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术后仅半年,肿瘤复发,位置距肛门不足2厘米,且伴有严重粘连与瘢痕。在得知郑勇斌教授团队在直肠癌 “极限保肛” 手术方面全国领先时,她立刻奔赴武汉。
据悉,结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以往40至50岁人群发病率最高,但近年来受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结直肠癌发病率近年呈上升且年轻化趋势,其中低位直肠癌约占 70%。传统超低位直肠癌治疗常需切除直肠和肛门,患者术后只能终身挂粪袋。因此,根治肿瘤同时保留肛门功能,是全球胃肠外科专家的攻关难题。
面对李女士的复杂病情,郑勇斌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考虑到其盆腔解剖结构紊乱、手术风险极大,团队为满足她强烈的保肛意愿,精心分析病情、完善术前评估。手术中,团队运用腹腔镜技术,精细分离粘连组织,切除肿瘤及受累肠段,采用郑勇斌教授首创的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保留肛门括约肌复合体,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功能。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标本切缘阴性,未见癌细胞残留,手术成功。术后第5天,李女士即开始肛门功能训练并逐步康复出院。
3月上旬,术后恢复良好的李女士回院复诊,肛门及盆底肌功能恢复正常。郑勇斌教授团队随即为她实施造口还纳术,助其彻底告别“粪袋”。 郑勇斌教授表示,低位直肠癌手术难度大,极限保肛手术耗时更久,但团队始终不放弃保肛机会。新技术突破传统保肛距离限制,结合术前放化疗等,更多患者能获得保肛契机。不过,直肠癌早发现、早治疗预后更佳,市民若发现大便带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32岁陕西女子直肠癌复发 武汉专家妙手“保肛”助其告别“粪袋”
湖北日报app:32岁陕西女子直肠癌复发 武汉专家妙手“保肛”助其告别“粪袋”
极目新闻:32岁女子直肠癌复发,武大人民医院 “极限保肛” 终结 “粪袋梦魇”
极目新闻app:32岁女子直肠癌复发,武大人民医院 “极限保肛” 终结 “粪袋梦魇”
长江日报:“如果不是有幸遇到了郑勇斌教授团队,我恐怕真的要一辈子挂着粪袋了!”
武汉科技健康:直肠癌术后复发恐终身挂“粪袋”32岁陕西女子在汉圆了“保肛梦”
掌上武汉:直肠癌术后复发恐终身挂“粪袋”32岁陕西女子在汉圆了“保肛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