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湖北日报: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专家12小时小时抢回她的生命
    发布:湖北日报 时间:2025-03-17
    A+ A-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宁亚飞、任伟) 近期,61岁的陈女士突感胸背部剧痛,在当地医院查出A型主动脉夹层。该疾病被称为“人体炸弹”,一旦破裂随时可导致瞬间死亡。发病当天,她被火速从咸宁转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该院心血管外I科专家团队紧急启用“人工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经过12小时抢救后,终于挽回她的生命。

    一个月前的清晨,家住咸宁的陈女士突发不适,胸背部类似“刀割”“撕裂”样剧烈疼痛,迅速到当地医院就诊。完善全主动脉CTA(CT血管造影术)后,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陈女士病情恶化迅速,即便使用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和心率仍难以维持,生命危在旦夕。咸宁当地医院立即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求助,该院心血管外I科主任吴智勇教授得知情况后,迅速开通“绿色通道”,麻醉科李维副主任紧急协调安排手术间,各医疗团队紧密配合,做好收治准备。

    13时30分,陈女士被救护车送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术前,陈女士突发室颤,专家团队迅速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虽心律暂时恢复,但血压和心率依旧不稳定。面对高风险,专家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在心外I科和麻醉团队协作下,迅速建立体外循环,并成功实施“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弓置换+胸主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历时3小时完成。

    术后患者心脏虽然复跳,但左心收缩幅度弱,心律失常频发,血压难以维持。经过7小时体外循环,患者心功能恢复仍缓慢,但长时间体外循环和大剂量药物会产生不良影响。吴智勇教授果断决定启用VA-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让心脏充分休息,保障器官血供和氧合。由于凝血紊乱和长时间体外循环,创面渗血严重,手术医师、循环护士、麻醉医师全力应对。

    经过12小时的全力抢救,陈女士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凌晨2时,在ECMO支持下,陈女士被转至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中心。在张敏副主任医师团队的精心治疗下,其心功能逐渐恢复,19天后转入普通病房,并于3月10日康复出院。

    吴智勇教授介绍,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按小时递增,未治疗时,A型夹层每小时死亡率增加约1%,24小时死亡率达33%,48小时死亡率为50%,还可能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胸痛、背痛且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专家12小时小时抢回她的生命

    湖北日报app: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专家12小时小时抢回她的生命

    极目新闻: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心外科专家ECMO支持下,12小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长江日报: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心外科“梦之队”12小时成功“拆弹”

    武汉晚报: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心外科“梦之队”12小时成功“拆弹”

    武汉交通广播: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ECMO支持下12小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科普大讲堂开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武汉科技健康: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心外科“梦之队”12小时成功“拆弹”

    湖北农村广播: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健康合伙人: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ECMO支持下12小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武汉晚报人民号: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ECMO支持下12小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好医网强国号: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外科专家ECMO支持下12小时成功狙击“人体炸弹”

    湖北日报:女子突发A型主动脉夹层“撕心之痛” 武汉专家12小时小时抢回她的生命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宁亚飞、任伟) 近期,61岁的陈女士突感胸背部剧痛,在当地医院查出A型主动脉夹层。该疾病被称为“人体炸弹”,一旦破裂随时可导致瞬间死亡。发病当天,她被火速从咸宁转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该院心血管外I科专家团队紧急启用“人工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经过12小时抢救后,终于挽回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