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科速递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心血管医院:女子上下肢血压差3倍“冰火两重天” 心血管内外科协作架设人工血管“高速路”解除血压危机
    发布:心血管医院 时间:2025-03-18
    A+ A-  

    本站讯 35岁的王女士血压出现“冰火两重天”怪象:上肢血压飙至230/130mmHg,而下肢竟暴跌至80/45mmHg。为何有如此怪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精准研判,发现是大动脉炎引发的主动脉“死亡缩窄”,心脏和下半身之间筑起“堤坝”,脏器随时可能缺血崩盘。

    明确病因后,一周前,该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团队实施外科手术,通过人工血管架设“高速路”,帮王女士成功打通“任督二脉”,一举解除血压危机。

    据患者王女士介绍,10年前她就被查出高血压,由于无明显不适,就自行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但近两年来血压忽高忽低难以控制。长期的血压异常让她痛不欲生,剧烈头痛如电钻穿颅,恶心眩晕似天地翻转。

    3月初的一天深夜,王女士因高血压危象、被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紧急救治,监护仪上记录的血压“异象”让急诊医护高度关注:上肢血压飙至230/130mmHg,而下肢竟暴跌至80/45mmHg。急诊科迅速请医院高血压中心紧急会诊。

    高血压中心主任包明威教授组织了科内疑难病例讨论,结合CTA(CT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王女士为“降主动脉缩窄”,缩窄部分长达8厘米,最狭窄处直径4毫米,仅为正常管径的8分之一。血流通道仅余发丝粗细,钙化斑块堆积成“岩石隧道”,这就是造成王女士高血压的真正“元凶”。

    包明威教授介绍,降主动脉缩窄是指主动脉局限狭窄、管腔缩小,造成降主动脉血流量减少,而降主动脉供应下肢和腹部的血。因此,王女士才会出现上肢血压明显升高,且高于下肢血压。

    “这不是普通高血压,而是大动脉炎在‘偷天换日’。”包明威教授表示,由于主动脉缩窄的部位位于降主动脉,且病变血管较为狭长,缩窄程度重,且病变血管伴有局部血管钙化,这是典型大动脉炎引发的主动脉异常。

    据介绍,大动脉炎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展性、非特异性大血管炎,常以全身性炎性表现为首发症状,如发烧、头晕等,可导致血管壁的增厚、管腔狭窄。但由于大动脉炎发病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发病隐匿,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包明威教授建议王女士,尽快实施外科手术解决缩窄,改善临床症状,提升远期预后。

    心脏开胸手术创伤如“劈山”,让很多患者望而却步;保守治疗等同放任血管“核爆”,危机重重。生死一线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亮出绝技——经5cm微型切口,在升主动脉与腹主动脉间架设人工血管“高速路”。

    一周前,在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心血管外II科主任夏军教授带领团队,开展“升主动脉缩窄+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中,夏军教授精准规避主动脉钙化狭窄部位,采用端侧吻合技术跨越主动脉峡部狭窄段。经过4小时显微外科操作,成功完成主动脉血流动力学重建。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良好,有效降低主动脉壁剪切应力。

    术后第2天,王女士上肢血压就回落至正常的120/80mmHg,下肢血流恢复如常。“那一刻,自己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通畅舒服”,王女士不禁感慨。

    这场惊心动魄的“血管拆弹”告捷,也为千万高血压患者敲响警钟:血压失控需高度,可能是身体发出的重度健康信号。

    包明威教授提醒,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发生于年轻人。数据显示,我国约5%-10%高血压患者属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大动脉炎引发的发病率逐年攀升,90%患者为15-40岁女性。更需要重视的是,超半数患者初期往往被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错失治疗黄金期。包明威教授建议,青年患者如无明确原因出现血压异常,应及时进行四肢血压的测量,如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血压,应进一步排查主动脉缩窄和大动脉炎等主动脉狭窄的疾病。(宁亚飞 张翠)

    心血管医院:女子上下肢血压差3倍“冰火两重天” 心血管内外科协作架设人工血管“高速路”解除血压危机

    35岁的王女士血压出现“冰火两重天”怪象:上肢血压飙至230/130mmHg,而下肢竟暴跌至80/45mmHg。为何有如此怪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精准研判,发现是大动脉炎引发的主动脉“死亡缩窄”,心脏和下半身之间筑起“堤坝”,脏器随时可能缺血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