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问诊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通讯员宁亚飞)两年前曾在ICU住院近70天,湖北青年小李在体外膜肺(ECMO)14天的支持下“捡回一条命”。3月18日,他再次返回“重生之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这一次,重症医学I科主任詹丽英教授不是在ICU病房门口答复他,而是在“重症医学门诊”(ICU后门诊)面对面接诊。
2023年1月,小李作业时不慎从9米高空坠落,全身骨折多达22处,同时心脏、双肺等器官严重受损。命悬一线之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科联合6大学科组建救治团队,ECMO辅助14天,同时实施各类手术近10次,积极救治近70天,帮助他奇迹般挺过“生死劫”。
由于长时间在ICU病房接受救治,小李不可避免地遗留下了一些功能失调症状:肌肉无力、关节功能僵硬、情绪抑郁、生活质量下降。詹丽英教授告诉他,可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重症医学门诊”就诊。
据了解,ICU病房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当患者历经“九死一生”考验,从ICU转出后的康复之路并未结束。很多患者在居家康复时十分迷茫,不知道找哪个专科的医生看合适。
从2023年4月起,詹丽英教授在“重症医学门诊”为小李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心肺功能、吞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态、心理和器官功能评估等。
小李一直按照治疗计划进行康复。2023年底,他重返工作岗位;2024年,他找到了另一半并结婚成家。
今年3月18日,小李再次回到这一门诊复查时,詹丽英教授综合评判他的身体各项功能已经基本恢复到正常人标准,并笑着建议他,“可以考虑早点要个孩子了。”
据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门诊是湖北省首家该类专病门诊,为“ICU后”患者提供全面评估、治疗和康复指导,帮助其最大程度恢复健康,让患者既能“活下来”,更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活得好”。
詹丽英教授介绍,该门诊两年来已经服务了数百名患者。
相关报道:
楚天都市报: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患者在“ICU后门诊”重生
湖北日报: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
湖北日报app:从“活下来”到“活得好” 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
极目新闻: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湖北首个“ICU后门诊”为健康续航
极目新闻app: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湖北首个“ICU后门诊”为健康续航
长江日报: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
武汉交通广播: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
湖北农村广播: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
武汉科技健康: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设的湖北首个“重症医学门诊”为健康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