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推动“医防融合”体系建设,打造动物致伤防治示范标杆。3月21日上午,国家疾控局调研组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就动物致伤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重点考察湖北省首家三甲医院动物致伤门诊建设情况。
调研组由权威专家组成,包括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殷文武、武汉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朱政纲等传染病防治领域资深专家,湖北省、武汉市两级疾控部门负责人及医院急诊科团队全程参与。
在调研座谈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沈波出席并致辞。沈波副院长表示,人民医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公共卫生枢纽,创新建立的“院前预防—急诊处置—专科治疗”三级防控模式,已纳入湖北省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该模式通过强化医务人员规范化培训、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显著提升动物致伤综合防治能力。
殷文武专员首先对医院动物致伤防治“医防融合”新体系的建设表示肯定,并强调动物致伤防治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防线,当前需着力构建“预防—救治—康复”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强多学科协作网络建设,同时提升大数据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水平。殷文武专员希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动物致伤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首义院区急诊科主任李文介绍,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一旦发病的病死率接近100%,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李文主任从动物致伤专科门诊前期筹备、目前建设、目标等情况做详细汇报。动物致伤门诊按照国家标准在湖北省范围内落实,并逐步形成湖北省地方标准;将地市级、区县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院对于动物致伤的处置工作进行全流程、规范化、同质化的管理,开展规范化的培训,提升湖北省内医疗机构对于动物致伤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集中湖北省内医疗机构的优势力量,开展动物致伤领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打造省级的科研平台,为全省的医学科研工作贡献人民医院的力量。
在医院门诊部主任孙璇、李文主任、预防保健科副主任欧阳丹以及急诊科相关人员的陪同下,专家组还实地查看门诊功能区划、智能化冷链管理系统、数字化诊疗平台,以及调阅标准化病历档案、应急预案等核心资料,全面评估防治能力建设。特别对暴露风险评估系统、免疫球蛋白精准应用、破伤风规范预防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深入调研。
急诊科依托医院雄厚的综合医疗实力和学科优势,动物致伤门诊整合创伤救治、感染防控、急诊医学等多学科资源,构建了集“预防—处置—随访”于一体的规范化动物致伤防治体系。
调研组对急诊科在动物致伤规范化处置、狂犬病暴露预防、多学科协作及“医防融合”模式探索等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优化防治体系提出指导意见。
李文表示,医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优化动物致伤防治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的深度融合。开设动物致伤专科门诊,正是医院立足临床优势、延伸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实践。通过创新"医防融合"模式,将动物致伤防治从单纯的医疗救治拓展至预防、处置、随访全链条管理,切实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健康防线。未来,医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医疗服务赋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推进健康湖北、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急诊科 何兴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