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3月27-29日,由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指导、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承办的首届全国器官捐献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500多位全国专家学者齐聚大会,共同探讨技术创新与临床实践,深入研究学科融合与未来发展,紧密围绕器官捐献领域的最新进展、技术创新、临床挑战、法律伦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与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健科会副会长薛武军,湖北省卫健委医疗应急处副处长严峰、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洪涛、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医疗监督和行风管理处副处长董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器官移植专家、OPO协调员等500多人参加年会。
程帆院长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作为百年红色名院,在器官移植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劲的学科实力。早在1983年,詹炳炎教授带领实施亚洲首例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术,1985年又实施了世界首例胎儿肾上腺移植术。近年来,在周江桥教授的带领下,器官移植学科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器官移植数量位居全国名列,还开展了包括心肺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脏+主动脉弓移植等多种高难度的器官移植技术,是闻名全国的器官移植高地。
周江桥教授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湖北省是器官移植事业的发源地,也是第一届中华医学会器官捐献学术年会举办地,本次年会构建一个更为专业化、精准且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推进器官捐献技术体系和专业队伍建设,推动器官捐献规范化、专业化、学科化建设与发展。本次会议不仅将对过往数年器官捐献工作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还将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与展望,希望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深化交流协作,凝聚智慧力量,共同推动器官捐献的蓬勃发展。
薛武军主委表示,2024年《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经过探索和实践,以及改革创新,已步入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轨道,当前器官移植面对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学科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帮助。下一步要推进器官捐献宣传力度,促进全民对于器官捐献的认知,以助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器官捐献体系建设,推动器官移植事业高质量发展。
严峰副处长表示,器官捐献和移植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跨越,传递生命希望,彰显人间大爱,充分体现了团结奉献、互助友爱的精神。经过共同努力,湖北省不断科学规范管理,全省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第一届全国器官捐献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这既是对湖北省器官移植和捐献工作的信任和肯定,也将激励和促进湖北乃至全国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为助力健康湖北、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赵洪涛理事长表示,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应加大人体器官捐献科普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捐献光荣的良好氛围。没有移植专家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没有整个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创新发展、行稳致远是全国器官移植同仁共同的发展目标。以本次年会为契机,全国专家同行汇聚武汉,进一步推动器官移植和捐献工作前进,走创新发展之路,不断科学规范,为医学事业进步不断贡献健康动力。
侯峰忠主任表示,器官捐献工作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回顾过往,器官捐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旧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全国同仁齐心协力去推动事业发展。希望借助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的影响力,在宣传科普、专业化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大捐献”的视野和格局,共同开创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董乾副处长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器官捐献和移植事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促进事业健康发展,希望构建一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推动、社会支持的良好工作格局,目前也形成了器官捐献、获取分配、临床服务、质量控制以及行业监督完整的工作体系。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武汉参加本次年会,充分凸显了干事创业的热情,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促进事业高质量发展。
首届全国器官捐献学术年会还设置“抑之有道 泰启新生”“OPO发展与建设微论坛”“器官移植CMV感染防治”“大会专题报告”“OPO学科化建设”“器官捐献协调与见证专题”“器官评估与维护专题”等专题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器官移植专家学者通过80多场主旨演讲、专题报告以及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呈现一场内容丰富、视角多元的学术盛宴。(宁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