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黄兵、宁亚飞) 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脏结构修复中心突破了超高龄禁区,在超高龄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关键进展:成功为两位八旬老人实施超高龄高危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为80岁二尖瓣前瓣脱垂致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为84岁二尖瓣前后瓣对合错位致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80岁的胡奶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法平卧、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多次在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脏特需医疗科。完善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提示: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合并双房大、升主动脉扩张及主动脉瓣轻-中度关闭不全。84岁杨奶奶长期受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困扰,在外院行药物治疗后效果欠佳,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脏特需医疗科完善相关检查后提示:二尖瓣前瓣脱垂致重度关闭不全,合并肺动脉压轻度升高。
面对两位超高龄且心功能储备极差的患者,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院长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领衔的心脏结构修复中心,联合超声科、麻醉科、心脏特需医疗科、心脏结构病科及心外科等团队,组建了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专家们多次对患者病情进行系统化讨论和充分评估,为两位老人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针对胡奶奶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瓣环扩张明显、瓣叶对合不良的情况,决定采用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进行人工瓣膜功能重建;而杨奶奶因瓣叶脱垂问题,则通过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实施瓣叶解剖结构精准修复。
在手术过程中,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等专家为胡奶奶实施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通过患者桡动脉建立主动脉根部监测,经左股动脉路径行二尖瓣闭合成环,经右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建立瓣膜输送轨道,在造影及三维超声融合引导下,精准完成人工瓣膜的锚定与释放。为杨奶奶实施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采用双夹合器序贯植入策略,通过解剖适配性夹合,完全消除了瓣叶脱垂区,使二尖瓣反流量由重度(4+)降至微量(1+)。 两例高难度介入治疗均在1小时左右安全精准完成,多模态影像评估显示瓣膜功能完好,无瓣周漏及功能障碍。术后,两位老人胸闷、憋气症状即刻缓解,当夜即可平卧入眠,24 小时内实现自主离床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余锂镭教授介绍,经导管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及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突破了传统外科开放性手术的年龄限制,尤其适用于心功能差、合并症多、外科高危的超高龄患者。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破局超高龄!八旬老人勇闯“手术禁区”
湖北日报app:破局超高龄!八旬老人勇闯“手术禁区”
极目新闻:破超高龄禁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为2位八旬老人攻克“心门危机”
极目新闻app:破超高龄禁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为2位八旬老人攻克“心门危机”
长江日报:突破超高龄禁区,武大人民医院为两位八旬老人攻克“心门危机”
长江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为2位八旬老人攻克“心门危机”
湖北广播电视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为2位八旬老人攻克“心门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