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楚天都市报》:输尿管软镜:保住“护命肾” 结石无处逃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3-12-03
    A+ A-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晏雯 通讯员高婷)从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再到经皮肾镜碎石,说起泌尿系结石的治疗方法,大家想必听说过不少。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以上选择都有风险,怎样取尽结石又不让脆弱的肾脏再“受伤”?

            日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就收治了一名患有严重肾结石的“单肾人”,最终应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技术,不仅为患者实施了碎石、取石手术,还成功保住了“护命肾”。   

            据该院泌尿外二科主任杨嗣星教授介绍,患者李阿姨今年50岁,两年前因肾病导致左肾被切除,身体一直不好,现在右肾又有结石、积水,同时还伴有肾功能不全。按照传统方法,她需要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而这需要在她的肾脏上打一个通道,而肾脏本身是血供非常丰富的脏器,手术最大的风险主要在于出血和严重感染,在少数人身上还可能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对于只剩一个右肾的李阿姨来说,手术风险又增加了不少。

            为此,杨嗣星教授决定为李阿姨采用‘自然通道微创取石’为其进行治疗,也就是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技术。手术中,杨嗣星教授利用软镜能随意弯曲的特点,将如同头发丝般的激光光纤通过李阿姨的泌尿通道(尿道、输尿管)导入右肾,仔细找准位于肾下盏内的结石,小心翼翼地运用具有强大功能的钬激光碎石系统将结石击碎成粉末状,同时将结石冲走。

            经过1个小时的手术,李阿姨的结石完全被打碎取出,手术很顺利,无出血,术后李阿姨即可下床活动,复查无明显结石残留。

            据了解,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了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合于直径小于0.6cm的结石,并且没有发生尿路梗阻的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0cm的结石,并且结石停留时间短、无肾积水的患者。当结石已经引起尿路梗阻,并且已影响了肾功能或者经过非手术疗法无效,又无体外冲击波碎石条件者,应当要考虑手术治疗。

            而输尿管软镜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更加微创。它本身可在肾内拐弯,镜体末端拐弯角度可达180度到275度,可以同时处理输尿管上段和肾内结石,克服了传统输尿管硬镜下碎石而部分结石看得见却打不到的缺点,目前是2.5厘米以下肾结石的主要处理方法,也有许多2.5厘米以上结石利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成功的病例。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病例,如孤立肾、马蹄肾、出血倾向、脊柱畸形、肾功能不全、碘过敏、稀有血型(如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等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有着独特的优势。

            不仅如此,由于软镜可以进入包括肾下盏在内的集合系统,使其在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可用活检钳对肿瘤或可疑部位进行精确的活检,明确诊断。

             同时杨教授提醒,如果适应症选择不好,手术操作不规范,反而手术风险更大,会导致巨创。患者应该选择有经验、有技术、有设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医院。

    专家简介

    杨嗣星,男,1962年6月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泌外II科主任。

    兼任湖北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武汉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青年专家。任《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编委及多种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研究项目6项。发表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4部,参加著作编写10余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擅  长:肾结石、肾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疾病的诊治和各类泌尿外科腔镜技术。在湖北省率先开展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已取得丰富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时间:星期四上午

    联系电话:027-88041911-81108

    ——摘自12月3日《楚天都市报》

     报道链接: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fk/20131203/ctdsbfk2220421.html

    《楚天都市报》:输尿管软镜:保住“护命肾” 结石无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