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长江商报》:点赞江城最美医生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8-04-10
    A+ A-  

        长江商报讯 记者 龚虹 通讯员 杜巍巍

        最美医生——口腔科代主任  佘文婷

       

        留美美女牙医:飘洋过海只为你

        她对自己狠,但对患者却特别善。

        她性格温柔,但牙齿矫治技术却极为过硬。

        她个子小巧,但志向却很远大。

        集这些“矛盾”于一身的,正是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口腔科代主任、留美美女牙医佘文婷。

        值得一提的是,她还有三个令人傲骄的身份和头衔:彭友俭正畸团队核心专家、中国Tweed中心教官(湖北省唯独一人)、世界正畸界最高荣誉-美国Tweed中心培训认证医生。

     

        至善——为治疗跟患者“约”加班

        说她对自己狠,是因为她把很多休息时间都留给了患者。

        有的患者是外地人,她就利用双休时间到医院给他们加班;有的小朋友要等到放学后才能来就诊,她就在同事都下班后在诊室候着;有的患者因为工作或出国等原因不能按时就诊,她就在八小时之外跟他们相约治疗。

        有人问她累不累,她轻松作答:“不累呀,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觉得累!”

        她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备置了多种零食,因为她知道很多患者急着来看病,常常没吃早餐,而空腹是不可以麻醉的。

        有人说她把患者都惯坏了,她体贴回应:“我带点零食很方便,但他们出去吃很费事。”

        她在选择矫治器时,都会尽量让病人少花费。在做治疗时,她特别注重操作的规范和动作的轻柔,常关切地问“有没有不舒服?有就示意我。”

        很多患者都笑称她是温柔的医生。她说:“我自己很怕疼,就诊时也希望医生能减少我的疼痛。”

     

        至美——为患者漂洋过海不言弃

        有人说她对工作的认真几乎到了较真的地步,她笑而不答。因为她知道,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因此,即使是到国外深造,她也没有忘记国内的患者。小舟舟长着外星人般的模样且满口都没有可以咀嚼的牙齿。得知小舟舟到全国很多医院就诊却没得到明确的诊治,她就默默查找各种资料,将舟舟介绍给其他更权威的专家,带着舟舟的病情到更大的诊疗平台寻找答案,但都无果。去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她又向每一个可能见识过的专家请教,依然无望。在翻阅了海量的文献后,她终于有解了,只是最终的答案还有待她回国后再做进一步的检测和验证。

        她说:“得到答案的那天,我激动得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好想立马回国告诉小舟舟……”

        体贴的服务、真诚的帮助和过硬的技术让患者如沐春风,她因此跟很多患者都成了朋友。

     

        至勤——为读者励志于口腔科普

        她认为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健康、医学等基本常识,这种想法在她到美国后更加强烈。同样是去美国做访问学者的老师,得知佘文婷的牙医身份后对她各种咨询,其中有两位的就诊经历给她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美国,如果没有足够的医疗保险,最好“别生病”,否则那才是真正的“看病难,看病贵”。由于患牙龈炎并非急诊,要预约几周后才能看,复诊也要等1-2周。洗牙得花100多美金,小孩的根管治疗加牙套则需2000多美金,这可急坏了两位访学的老师。

        他们找到佘医生,佘医生也很无奈,因为她不可能贸然在美国行医,便问他们为什么不在国内看了牙医再来美国。他们说:“小孩的牙齿总是要换的嘛”“牙齿不疼就不用管呀”。在连美国小孩都懂的常识面前,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教授却因这些守旧的言行败下阵来……这让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普及医疗常识的重要和身为“科普达人”的重任。所以即便在语言困难和学习繁重的双重压力下,她还是像在国内一样,立马投身到科普稿的写作中,并相继有作品见诸国内报端。她希望今后将更多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分享给大众,让国人都能受益。

     

        最美医生——口腔外科副教授  刘志明

        

        留美归来的暖心帅哥

        强将手下无弱兵。

        刘志明所在的湖北省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是湖北省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该科主任彭友俭作为“湖北省矫牙第一人”担任主任委员)。刘志明作为该院口腔科秘书和副教授,深得彭主任全方位的栽培;他师从时任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口腔医学会第一届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龙星教授,深得真传;2014年又被派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访问学者,取得真经。

        这一切的加持使得刘志明的医术如虎添翼,很快在颞下颌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类牙槽外科手术、微创拔牙和微创种牙方面脱颖而出。

        颞下颌关节病越多诊治越娴熟。近些年来,在彭友俭主任的大胆改革创新下,该院口腔科每天接诊的省内外疾病患者人数呈几何级上升,其中很多都是危急重症或疑难杂症患者。对刘志明和同事来说,这既是挑战,更多的也是机遇——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诊疗技术。有一个15岁女孩因为牙齿不整齐到口腔科正畸室就诊,检查时却被发现左边颞下颌关节存在骨质破坏,呈月牙状的凹陷性缺损。接诊后,刘志明医生为她一方面进行关节上腔的注射治疗,另一方面进行夜磨牙的专业治疗,并叮嘱她改善睡眠,很快帮她依次解决了张口受限、关节区疼痛和骨关节修复的问题。3个月后,患者来复诊检查时患部已恢复正常,后又去正畸室做牙齿矫治。

        刘志明说,颞下颌关节病近些年不仅患者多,而且呈年轻化趋势。邻近该院的武汉音乐学院很多大学生因颞下颌关节病(表现为张口及咀嚼时疼痛、关节运动障碍如张口过大困难等)找他就诊。他提醒说,此病与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等有关,须引起重视。

        用工匠精神做牙槽外科手术。刘志明的主攻方向还有牙槽外科,即专治牙、牙槽骨等相关疾病。作为湖北省口腔医学会理事,他将牙槽外科治疗的“四化理念”,即标准化的器械、微创化的技术、规范化的操作及人性化的服务有机地融入到诊治中,以最合适的器械、最合理的麻醉方法、创伤最小的手术入路及痛苦最轻的拔牙技巧,解除患者对牙槽外科治疗的恐惧与不适,也使该中心推崇的“微创、精品、关爱”治疗理念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精细的操作、温和的态度、满意的疗效为他赢得了极好的患者缘,连曾经的老院长都找他做微创无痛拔牙。仅去年一年,他就接诊近5000人,他为此荣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年度“优秀工作者”、口腔中心2017度“突出贡献奖”。

        留美归来其医技如虎添翼。他在美国UCLA留学时就发现,患者都是预约制,医生并不忙,故每周口腔专业医师与临床科室医师都会有固定的时间一起讨论病例,以此发现临床诊疗中的不足,最终通过查阅文献来了解最新、最权威、最安全的诊疗办法,或通过科研解决。他说:“这种学术氛围让我获益良多,我每参加一次讨论,就会记下很多可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点子。”回国后,他曾经与武汉大学化学研究院的老师就口腔医学与高分子生物材料的结合深入讨论过,并提出了有创新价值的点子。此外,他目睹美国专家跟患者做治疗前长时间的交流,发现“闲聊”也能获取病情增进医患关系并有利于患者治疗。

        学成归来,他在注重微观细节的同时,也具有了更为宏观的诊疗思路和更为开阔的全局视野。他将各种诊疗技巧进行中西融合优势互补,比如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聊天式的问诊和对话式的科普,了解疾病的来龙去脉,尽可能改善患者最为反感的“三长一短”(挂号、候诊、收费排队时间长但诊疗时间短)状况。这份别样的关怀,让患者在增长科普常识的同时放松身心,也成为他们战胜病痛的一剂良药。

     

    报道链接

    长江商报》:点赞江城最美医生

    《长江商报》:点赞江城最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