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伏案工作,总感觉脖子不舒服,近2年突然双手手指麻木,走路像在踩棉花,检查结果令人震惊,颈部寰枢关节居然脱位了,而且已经损伤了颈髓,幸而医生勇闯“生命禁区”手术复位固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湖北仙桃57岁的刘先生是一名文化工作者,20多年来承担着书籍撰写工作,每天伏案十几个小时,经常感到肩颈酸痛,但也只是做做针灸、按摩、贴几副膏药而已。2年前,他的症状加重,今年初更是感到走路不稳,好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有时候长时间伏案后从座位上站起来,身体摇摇晃晃很不稳当,有好几次险些摔倒。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刘先生的颈部寰枢关节居然脱位了,而且颈髓已被损伤。
“这可是生命禁区,非常危险。”该院脊柱外科主任陶海鹰教授介绍,寰枢椎由寰椎和枢椎组成,寰椎是第一颈椎,枢椎是第二颈椎。寰枢椎在人体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称作“生命禁区”。寰枢关节脱位危害巨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造成延髓和颈髓损伤,导致患者身体瘫痪,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8月4日,陶海鹰教授团队勇闯“生命禁区”,用时3小时,成功将刘先生脱位的寰枢椎复位固定,并缓解了对颈髓的压迫。昨日已康复出院。
陶海鹰建议,以伏案工作为主的人群应对自己的脊椎多加呵护,尽量减少低头的时长,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如游泳、打羽毛球等。伏案工作1个小时左右,就要站起身来活动10—15分钟,并尽量抬头和用手按摩颈部几分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紧张状态。同时要注意自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脖子痛、活动不灵活、头晕等不适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陈晨 通讯员 邹亚琴)
报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