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人民网:十堰1岁幼童瓜子卡喉 直升机转运2小时抵汉急救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8-04-16
    A+ A-  

        人民网武汉4月15日电 4月14日17点03分,一架橘红色的医疗救援直升机平稳降落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体育场上,飞机内转运的是一名来自440公里之外的1岁十堰幼童鑫鑫。守候多时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迅速将其护送至救护车中。10分钟之后,鑫鑫平安转运至医院手术室顺利接受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她也成为目前省内用直升机紧急转运危重症病人中年龄最小的患者。

        4月13日晚,家住十堰的王先生的1岁女儿鑫鑫,不知何时将一颗葵花籽塞进嘴里,结果呛进气管。家长发现异常后,马上拨打120,并送到十堰当地医院救治。

        接诊医生检查后发现,瓜子卡在了鑫鑫的气管里,右侧气管开口处几乎被完全堵塞,已经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到90%(正常值为95%以上),甚至一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由于纤支镜一时无法将又硬又滑的葵花籽取出,医生只能为她实施紧急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情况危急,家属强烈要求将鑫鑫转运到实力较强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该院急诊科主任魏捷教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屈季宁教授远程会诊评估病情后,认为鑫鑫必须尽快接受异物取出手术。

        然而,即使乘坐高铁,也要4个小时,且路途颠簸会造成病情变化,甚至危及生命。刚好,十堰已被纳入湖北省空中急救网络,可以借助直升机进行空中转运,这是最快捷的方式。医院迅速与金汇通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决定启用空中救援系统。

        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患儿飞行转运、急需医院周边合适的降落场地的紧急求助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立即伸出援手。学校体育部紧急将正在举行70周年校庆活动的首义校区大运场清空,200多位参加活动的校友,齐齐为生命让路;同时,学校保卫部紧急将校内道路清空,留出了一条生命通道。

        为保证转运成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集结具有丰富救治经验的急诊、儿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医务人员,派出拥有儿童专用呼吸机在内的儿童急救专用装备救护车,早早抵达现场,力争不浪费一分一秒。

        14日下午14时50分,接到鑫鑫后,救援直升机从十堰起飞。鑫鑫在两名医护人员陪同下,全程上着呼吸机,一路生命体征平稳。17时03分,救援直升机安全降落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体育场。

        鑫鑫第一时间被转上救护车。武汉交警武昌大队警车和两辆汉警快骑开路,沿途开设绿色通道,一路畅通,不到5分钟就抵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因为机载限制,鑫鑫抵院时并没有直系亲属陪同,医院仍紧急开通了绿色通道,为其进行急诊手术。

        不到一个小时,就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手术室传来好消息,在麻醉科副主任詹丽英教授的精心麻醉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屈季宁教授和代红副教授同时上台,仅花了20分钟,就从鑫鑫的总支气管里,取出了“罪魁祸首”——1颗葵花籽。

        专家提醒,儿童气管异物属于急症,需要尽快就医。一旦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后可引起窒息,超过4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由于缺氧,脑部、肺部也常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医生建议儿童发生气管异物后,就近治疗。即使当地医院缺乏喉镜、支气管镜等设备,也可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手段解除孩子的窒息状态,或转运至最近的有条件的医院就诊。(张沛 高婷 李苇薇)

    报道链接

    人民网:十堰1岁幼童瓜子卡喉 直升机转运2小时抵汉急救

    中国新闻网:湖北十堰幼童瓜子卡喉 “空中转院”搭建生命通道 

    大楚网:1岁幼童瓜子卡喉 直升机空中急救创低龄纪录

    《长江日报》:1岁幼童气管呛进葵花籽病情危急,直升机从十堰转运来汉

    《武汉晚报》:十堰1岁幼童直升机转运抵汉急救

     

     

    人民网:十堰1岁幼童瓜子卡喉 直升机转运2小时抵汉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