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 Francaise
  • 首页 > 健康科普 > 诊疗知识
    女性“尿漏”不必忍
    发布:党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1642 时间:2013-03-13
    A+ A-  

    打喷嚏、咳嗽或大笑时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来,这是不是病?要不要治疗?一项调查显示,50岁以上妇女中50%有尿失禁现象,70岁以上的妇女发生尿失禁者有80%。然而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疾病,更谈不上治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许学先教授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这类疾病虽然不致命,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治疗得当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尴尬:打个喷嚏就“漏尿”

        早晨,王女士正准备上班,突然打了一个喷嚏,之后感觉不对劲:裤子湿了。赶紧换衣服。近半年来,王女士的小便好像越来越不受她控制了。大笑、用力咳嗽、蹲下捡东西……只要是爆发性的小动作,都会有小便漏出来。有时是一两滴,有时更多。

        她想了很多办法控制,比如尽量少喝水,不做运动,避免大笑,但收效甚微。在家还好办,出门就很麻烦,要考虑一路上哪里能上厕所,还要多带几个卫生护垫。平时根本不敢坐沙发或带软垫的椅子,因为一起身,座位上就留下一个湿印子。更让她烦心的是,夫妻生活也大不如前,时常感到下腹部和阴部坠胀。这难言之隐成了王女士的一块心病。

        最近,王女士觉得阴部坠胀感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去看医生。医生检查发现王女士子宫脱垂和阴道壁膨出,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为“盆底病”。医生在王女士的盆底安装了一个“吊床”,一举解除了她的所有症状。

     

        病因:漏尿是因为“盆底”坏了

        许教授介绍,“盆底病”的全称叫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和韧带损伤,机能减退导致的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等一组疾病。为了方便理解,许教授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说正常盆底筋膜组织是水,那么,子宫、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就是船,周围的肌肉及韧带就是固定船的缆绳,船在有水及绳索状态正常的情况下才能浮在水面上,一旦水或绳索发生问题,船就会下沉,这时盆底器官脱垂就产生了。

        什么原因会导致“盆底病”呢?许教授说,生育、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盆腔手术、年龄的增加、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肉松弛等是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盆底先天发育不良也会发生盆底器官脱垂及尿失禁。“盆底病”的症状不仅仅是尿失禁,还包括前后阴道壁脱垂,子宫脱垂,下腹及腰骶部坠胀感。到疾病严重时会出现尿潴留,便秘及排便困难,性生活不满意。若脱垂到阴道口外,俗称“掉茄子”,脱出物还会因摩擦出现糜烂和溃疡。

     

        现状:很多病人都是疾病严重才求医

        在许教授管辖的病区,住院病人很多是老婆婆,最年轻的70岁,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许教授介绍,子宫脱垂好发年龄一般从50岁开始,70岁以上的妇女有80%的人会发病。现在接诊的患者都是七八十岁的太婆,她们是上世纪50-70年代的年轻妈妈,多数都生育了三四个孩子,现在正处于发病高峰。这些太婆中,很多人已经被疾病折磨了几十年,有一位90岁的老婆婆已经有30年的病史了。

        许教授介绍,实际上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病”的早期症状,80%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有膀胱及阴道壁膨出(脱垂)。但是很多患者,除尿失禁严重者外,不会因尿失禁症状而就诊,只是在妇科疾病明显时(脱垂物在阴道口糜烂溃疡)才到医院求治,以至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使疾病进展加重,危害全身健康。

     

        治疗:轻症患者可以通过训练康复

        许教授介绍,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上子宫托、盆底肌肉训练、生物电刺激治疗等。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物反馈治疗是 用生物刺激获得患者盆腔肌肉活性的参数,医生据此指导患者如何改变不正确肌肉收缩方式,经过6至8周时间的训练达到锻炼盆底肌肉的目的。

        另外,对于一些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雌激素类药物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作为生物反馈治疗的辅助手段。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服用,且不宜长期使用。

     

      重症患者盆底安“吊床”解除漏尿之苦

        许教授指出:盆底病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社会上有一些误区需要进行纠正。例如:对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患者行阴道紧缩整形术,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仅单纯做尿道折叠术,等等,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没有对其他伴随的器官脱垂一同处理,所以术后效果不明显,有的患者术后甚至出现尿潴留。

        现代的观点认为:严重的盆底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不再是切除器官和在薄弱有缺陷的组织上缝合,而是应该使用盆底不可吸收修复系统将脱垂器官解剖复位,重建盆底支持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恢复。

        据了解,这个修复系统是一个像吊床一样的吊带和网片,将其安装在盆底韧带上,像网兜一样把整个盆底兜上去,使脱垂的器官恢复原来的位置和功能。据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子宫脱垂、尿瘘”两病防治工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从2000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引进了聚丙烯吊带和网片、Prolift网片进行盆底修补,至今治愈了上千名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效果满意,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