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 Francaise
  • 首页 > 健康科普 > 诊疗知识
    户外游玩,小心蜱虫上身
    发布:党委宣传部 阅读次数:750 时间:2016-10-13
    A+ A-  

        初秋时节,您是否正打算和您的亲朋好友去户外游玩呢?除了一些户外日常防护之外,您是否知道,其实还有一些容易忽视的危险正潜伏在您的身边呢?例如说,蜱(pí)虫。
        蜱虫也叫壁虱,俗称狗鳖、牛虱、草蜱虫、狗豆子。蜱虫活跃期为4—10月份,发病的潜伏期可长达一个多月。病人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出血及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率高达20%—30%,武汉地区的患者主要来自黄陂、阳新、新洲一带,蜱虫在武汉城区的华中农业大学、解放公园、武汉卷烟厂等植被茂密的区域有少量分布。
        蜱虫的嗅觉极为敏感,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当人和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和动物的身上,伺机吸血,不仅可咬伤皮肤,还是螺旋体、立克次体、病毒、细菌感染的媒介。蜱虫吸血时口器可牢牢地固定在宿主皮肤上,受到惊吓时也不离去,若强行拔除,易将假头断折于皮肤内。蜱虫的吸血量很大,不吸血时,小的极细如米粒或干瘪绿豆大小;吸饱血液后,大的可达黄豆或指甲盖大。蜱虫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
        蜱虫的宿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也可侵袭人体。寄生部位常选择性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的颈部、头皮、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脚踝等处。
        蜱虫咬人后,必须尽快取出,若任其叮咬,轻者数年内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起出血热及脑炎。被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同时侵入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起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等继发性感染。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蜱虫在受到刺激后,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用手指将其捏碎,或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这种方法只能使其麻痹或死亡,并不能促使蜱虫脱落。一旦被咬千万不可以自行在家摘除,应及时到最近的正规医院感染科就诊,并主动告知病史。

    温馨提示:大家在野外游玩时,一定要加强个人防护;进入林区或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衫,扎紧腰带、袖口、裤腿,颈部系上毛巾,皮肤表面涂擦药膏可预防蜱虫叮咬;去草地、树林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外出归来时要洗澡更衣,防止把蜱虫带回家;遛狗人应特别注意,防止在草坪遛狗时蜱虫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感染科 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