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针对“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临床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结业考核则是评估考生是否具备独立行医能力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同时也会对基地医院的培训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2018年6月7日至12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再次顺利完成全省精神科、全科医学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和核医学科6个专业,共363名学员的实践技能考核。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本着不断优化考核模式和深入合作交流的原则,继续在眼科等4个专业采用临床实战模式进行考核,并在全省公开招募结业考核考官,以共同促进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提升。
一、结业考核形式多样化
1. 人机对话和笔试
2. 临床真实患者考核
3. 标准化病人考核
4. 临床实战操作考核
5. 模拟操作考核
二、考官队伍多元化
本次考核的考官队伍由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19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69名临床专家组成,其中46名为院外专家。
担任本次结业考核考官任务的培训基地包括: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武汉市三医院
武汉市儿童医院
武汉市普仁医院
十堰市太和医院
十堰市人民医院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孝感市中心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
黄石市爱康医院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考生逐步适应临床实战考核
2017年眼科专业实践技能考核首次采用全真实的临床实战考核模式,部分考生反馈表示较难以适应,以及缺少足够的手术实战机会。2018年的考生反馈显示情况明显改善,且考生表示得到了更多的手术实战机会。这也正体现了结业考核可以达到反向促进培训质量提升的作用。
四、考生反馈建议
考生在结业考核后的反馈中,也对培训基地提出了很多重要和中肯的建议:
希望加强医院间的交流,特别是与大型教学医院的交流;
希望医院给予住培学员更多的独立临床实践机会;
希望多组织类似结业考核形式的训练或考核,以提高学员的考核适应性;
希望进一步加强学员的门诊工作能力;
希望增加多个考点,方便考生就近考核;
希望提供统一的考核标准参考,以指导平时的学习和训练。
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既是一次终结性评估,同时也是反向促进培训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需要多方协作,不断优化考核模式和考核质量,充分发挥结业考核的教育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