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每年有25国家级人才死于自杀.200国家级人才自杀未遂。虽然医院作为一个治疗护理人类健康的场所,但是不可避免的是有些患者因为各种原因在医院治疗期间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行为不仅是自我个体的伤害,如果工作人员发现不及时还会给医院,科室带来一系列的医疗纠纷.
非精神心理疾病住院自杀患者多见为老年人及女性,而老年人中男性患者又远远高于女性患者。老年人自杀因素主要有3点:慢性疾病所导致的长期躯体折磨;来自于家庭的负面影响,例如:无家属探视,或者探视次数少或者因患者住院周期长探视的次数由多到少再到无;角色的转换缺失,很多老年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可能会导致躯体的活动障碍,如行走困难,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等等。这样的状况会导致他们的社交活动的减少产生抑郁症状,其中有的老年人患者会觉得严重的伤害自己的自尊心而产生厌世情绪。
女性患者在患病期间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产生情绪的波动。如果这名患者的家庭状况本身就不够和谐,缺乏来自家庭的关心,那么她就较其他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的症状,发生自杀事件。
同时,根据科学研究一种分管人类情绪的5-羟色胺物质,老年人合成能力比成年人少一半,而女性又比男性少一半。5-羟色胺的下降会令人产生抑郁情绪,同时也会产生冲动行为。因此会加剧自杀事件的发生。
我们护理人员作为跟患者接触最频繁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医院全面实行优质护理,护士和患者的关系应该越发的亲密,工作上不仅是完成护理治疗,更多是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自杀的患者通常都会对自杀这一行为有着一段时间的考虑思量,而在这期间患者肯定会有相应的情绪变化。这类患者通常一开始会出现焦虑,对疾病的转归,对家庭的期许,如果长久得不到相应好的回应,此时就会转为愤怒,抑郁最后就是自杀。很多患者不会在此过程中寻求他人的帮助,只有靠我们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稍许端倪.最常见的就是个性变得孤僻不愿与人沟通,相较之前说话次数明显的减少或者完全不说话,不参与其他人的谈话,拒绝跟任何人交谈。我们应该给予此类患者在住院期间以及细枝末节上更多的关注与关怀。
加强医院安全的防范措施,避免自杀工具的出现,例如剃须刀片,水果刀。
自杀患者的自杀时间一般多见于护理人员交接班,午休时分,以及凌晨到天亮之间的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做好这几段时间的病房巡视工作。
对于自杀未遂的患者,其中有一部分是不仅一时冲动所产生的行为,也希望由此吸引到被吸引人的注意,不会发生二次自杀行为。而另一部分据统计学数字表明很多患者会发生二次自杀行为。所以自杀未遂患者应该给予更高的关注度。
总之,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临床上服务于患者的时候不仅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疾病康复相关的护理操作与指导,也要注意人文关怀,才能避免自杀事件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自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