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 Francaise
  •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文苑
    VSD下接一次性引流袋更换时间的研究
    发布:骨科三病区 潘丽华 阅读次数:786 时间:2013-03-12
    A+ A-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创面治疗方式,因其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繁殖、增加机械牵拉作用的优点,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其工作原理是清创及清洁创周皮肤后,以外形类似海绵的VSD材料填覆伤口并稍作固定。VSD材料内置多侧孔引流管,外覆生物通透性薄膜,引流管下接2000ml负压引流瓶承接引流物或瓶内置2000ml一次性引流袋,再接负压源,形成一个封闭的负压引流系统。与传统的创面治疗方式相比,VSD负压吸引和生物通透性贴膜在隔绝空气中的细菌的同时可以将碎屑或渗出液及时地带离伤口,拥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繁殖等优点。因此,VSD可以彻底的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式,此外,还可以保持7到10天不用更换伤口处的敷料,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对于VSD下接一次性引流袋的更换时间目前并无定论。张迪君等对一次性腹腔引流袋更换时间进行了研究,认为1 次/周更换为宜。国外有学者研究认为:对于长期留置尿管者,不必规定具体更换时间,仅仅是当更换导尿管、尿袋撕破或破损时更换引流袋,美国疾控中心也不鼓励常规更换引流袋。为考察VSD的最佳更换时间,本科室在护士长的组织和指导下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清创术后使用VSD的病人采取随机对照实验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共纳入90例病人,年龄在20至59之间,以撕脱伤、离断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的伤口最为常见。这些患者均在清创后行VSD术,创伤面积>36cm²,且术后24h内伤口引流液细菌检验结果阴性者,性别不限。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患有其他慢性病者、意识不清醒或不配合者,以及患有免疫疾病或恶性肿瘤等认为不适宜临床实验者。研究中将病人随机分入3组,每组30例。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并告知患者,与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三组一般资料状况如下:A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20~46岁,平均(39.5±19.5)岁,使用VSD时间为(9±7)d。B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4~50岁,平均(32±18)岁,使用VSD时间为(11±5)d。C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2~59岁,平均(40.5±9.5)岁,使用VSD时间为(9±6)天。三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方法是将清创术后使用VSD的病人立即取伤口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培养阴性者纳入为本研究对象,培养阳性者则被排除。符合要求的病人随机分入A、B、C 3组,按照A组1d/次、B组3d/次、C组5d/次的频率更换VSD下接的2000ml一次性引流袋(由美舒医疗器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在更换引流袋的同时收集引流液标本, 15分钟内送达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并鉴定细菌。在研究期间研究对象每天14时定时测量腋温,并记录。

        本研究的判断标准分以下三种:

        临床标准:清创行VSD术后2周内如出现有脓性引流液或有体温发热≥38℃,或伤口处有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

        病原学标准: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的状况。在每组更换一次性引流袋的同时收集引流液标本,立即送往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体格检查、血压、脉搏、呼吸、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等。

        对研究结果我们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 ±s表示。先对变量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符号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或行数据转换。组间两两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和秩和检验。

        本研究中,手术人员相对固定,且所有研究对象在术前及术后按抗生素临床使用原则常规使用抗生素。90例病人均为四肢创伤收入骨科的病人,使用VSD的时间从2到16天不等,平均为6天左右。所有研究对象伤口均未出现炎症反应;其中共有2例3次出现体温>38℃,且小于38.6℃。这两例患者伤口面积较大,分别为20cm×33cm和26cm×34cm,但观察伤口附近,也无炎性反应,细菌鉴定结果为阴性,因此考虑体温超过38℃可能与手术热有关。总体来说,使用VSD装置达到了控制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试验设置的三种引流袋更换频率中,根据第五天的数据比较得到三组污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不同的更换引流袋的频率对引流液的污染率有影响。通过两两比较得出B组的细菌培养结果与其它两组有统计学差异,且B组的污染率最低,说明采用B组3d/次的更换频率可以得到相对低的感染率。

        从细菌鉴定的结果看,革兰阳性杆菌如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一般考虑为污染菌,的出现都要考虑人为污染的可能,仅在A组出现了革兰阳性杆菌。在VSD密闭系统中,只有在更换引流袋,打开接头时可能造成污染,细菌鉴定结果提示过于频繁的更换引流袋会增加人为及环境污染负压引流装置路线的可能。这与张迪军得出的结论一样,认为频繁的分离接头会造成引流装置的污染,所以频繁更换引流装置的方法不可取。

        根据实验研究得出结论:骨科四肢创伤病人清创术后使用VSD者,3d/次更换一次性负压引流袋的更换频率是值得借鉴的。另对于未到更换时间之前引流量超过一次性引流袋容积的案例,需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更换引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