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长江日报》:差点耽误治疗,港深四家人组团来武汉为娃矫牙
    发布:《长江日报》 时间:2019-09-04
    A+ A-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日讯 因张口呼吸导致门牙凸出,进一步诱发孩子面部畸形,来自香港的张先生心急如焚,却无法在香港本地获得及时诊疗。上周,他与深圳3家有同样问题的家庭,不远千里组团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口腔科救助。在彭友俭教授的精心诊治下,4家人2日满意而归。

    矫牙现场

    上周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口腔科来了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一行十余人,拖着行李箱,焦急等待着。原来他们是四家人,一家来自香港,其余来自深圳。

    来自香港的张先生,孩子今年8岁,一直晚上打鼾。起初他以为只是孩子睡眠香,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门牙开始凸出。他意识到问题严重,求助香港的医生要求矫牙。但当地医院的医生认为,孩子的矫正需要等到十二岁以后。此后,他在网上认识了几位深圳朋友,他们的小孩,也存在类似张口呼吸的问题。他们几个有此症状的家长四处搜集资料,也咨询过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教授,得到的答复都是建议十二岁以后再开始矫牙。

    张先生心生不安,眼见孩子的面部畸形越来越重,却又无可奈何。前不久,一位香港的医生将一篇彭友俭教授的文章发给张先生,“也许你可以去武汉找他,他是国内儿童早期矫治方面的专家。”而文章的内容,正是彭友俭教授倡导的“20种牙颌畸形,发现即矫正”的理念。

    张先生眼前一亮,联系深圳的三位朋友,立即买好了车票,四家人组团奔赴武汉。彭友俭教授结合辅助检查,一边研究他们的个性化模型,当天就为4位患儿制定出详尽的诊疗方案。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个性化诊疗后,4位走了无数弯路的家长表达了无尽谢意。“没想到内地的医疗理念这么新,诊疗水平这么高。等孩子变帅了,变美了,一定让他来感谢武汉的好医生!”

    彭友俭教授是我国第一位全面系统倡导并开展儿童牙颌畸形早期治疗的专家。他建议,包括地包天、重度龅牙、小下巴等近六成的牙颌畸形都需要“发现即矫正”,无须按旧有观念等到12岁后。牙颌畸形患儿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佩戴矫治器等即可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否则贻误矫治时机造成严重面部骨骼畸形,成年后还得进行外科手术整形。(记者伍伟 通讯员杜巍巍 文长乐)


    报道链接:

    《长江日报》:差点耽误治疗,港深四家人组团来武汉为娃矫牙

    《楚天都市报》:孩子睡觉张口呼吸面部畸形,港深四家人组团带孩子来汉矫牙

    掌上武汉:港深四家人,组团来汉矫牙

    今日头条:港深四家人,组团来汉矫牙

    《长江日报》:差点耽误治疗,港深四家人组团来武汉为娃矫牙

    因张口呼吸导致门牙凸出,进一步诱发孩子面部畸形,来自香港的张先生心急如焚,却无法在香港本地获得及时诊疗。上周,他与深圳3家有同样问题的家庭,不远千里组团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口腔科救助。在彭友俭教授的精心诊治下,4家人2日满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