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科速递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10月 总第118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东院中心供氧:中心吸氧——朴实的坚守、不凡的担当
    发布:东院中心供氧 时间:2020-03-06
    A+ A-  

    本站讯 2月的一天,夜幕已深,中心吸氧值班室的电话仍此起彼伏,“你好,三号楼10楼血管外科氧气终端有问题麻烦前来维修”,小伙二话不说,便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至最佳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彭磊介绍,“一个氧气瓶百余斤,每天不间断的送往临床病区,没有瓶氧推车的时候,不掌握点诀窍根本做不到,搬、抱、滚都不对,正确的方法是,先斜立钢瓶,再左手扶瓶颈,右手转动瓶身,瓶挪人走,使巧劲”。

    不久前,《中心吸氧“新兵”变“强兵”》一文推出后,小伙们不断接到亲朋好友打来的关心电话,领导同事在工作群里给我们点赞鼓励。“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很温暖,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有干劲打赢这场防疫战”。

    氧气保供是我们的使命,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

    谈及作为“新兵”,首次完成更换应急大流量直通管道紧急任务时,陈诚回忆出了更多细节,“当时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手臂施展不开,无法使力,要用扳手拧松螺栓非常困难,如果原来的部件拆不下来,应急直通管就无法安装。如若强行拧动,管道容易变形不说,焊接部位也有断裂的风险,危及一层楼的供氧安全。工作刚刚开了个头,就被困难卡了壳,不由有些慌乱,后来彭磊让我们冷静下来,尝试利用杠杆原理,用剪刀式的手法,调整好扳手卡入的角度,一只手同时捏住二个扳手拧动螺栓,看见螺栓慢慢松动下来,我们才松了口气。为了避免拧动过程中,误损其它管道,我们就相互搭手配合,邓钰川拧扳手时,苏越就用手胳膊护住周围管道,‘你只管使劲拧,我的手就是肉垫缓冲带’。陈诚趴在地上当垫脚石,‘手在半空中不好使劲,你踩在我身上,我托着你’。每个应急直通管的规格都有偏差,需要一个一个的去安装尝试,护目镜起雾,就小心翼翼一点一点的摸着做, 10个小时调换了25个病区的直通管道,没有人喊累叫苦,一心只想完成好刘班长交给我们的任务。那一刻,我们不仅仅是同事,也是伙伴,更是战友”!

    中心吸氧班组成员日常工作照片

    儿子,我为你感到骄傲

    《中心吸氧新兵变强兵》文末,有一则留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邓钰川,每次电话你,你都说是负责保障设备运行,不打紧,其实是怕家人担心,净骗人的……”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邓钰川就向党组织主动递交了请战书,他说“我被身边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入党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梦想,请愿坚守疫情一线,尽最大努力为医院贡献一份力量,疫情不退我不退,坚守到最后一刻,请领导批准……”邓钰川性格温和,还有点腼腆,尽管工作辛苦,但为了不让父母担心,选择了善意的谎言,“不用去病区干活,液氧站在室外,平时工作不累”。得知真相后,电话那头的妈妈泣不成声,抹着眼泪说道,“儿子,我为你感到骄傲,但是一定要做好防护!”儿子身着厚重防护服的自拍照,已被邓妈妈悄悄地保存在手机里。

    邓钰川告诉妈妈,总务处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妈妈不要牵挂。

    熊林来医院工作刚满半年,爸爸在国外工作,妈妈一人在老家,对于熊林的选择,父母表示支持和理解,他们认为孩子坚守岗位,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相濡以沫的夫妻,爱与坚守同行

    另一旁的彭磊,此时已经眼眶泛红。“算起来,从武汉封城到现在,连续工作40多天了,父母年事已高,不会用微信,由亲戚帮衬照顾着”。彭磊觉得这样也好,省得老人家担心,可以继续用这个借口搪塞父母“在班组值班,没事,不担心我,把自己照顾好,马上就回了!”

    彭磊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是班组成员的“主心骨”,更是刘班长的好助手,无论有多晚,无论在忙什么,一旦收到班组的工作任务,立即组织人员落实,确保令出必行。疫情战打响后,他主动请缨走上战场,“我愿意坚守岗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不计个人安危,不计报酬,始终和临床一线人员并肩战斗。”彭磊的老婆也是一名医护人员,在社区医院工作,家里只留下14岁的儿子独自吃饭,学习,“你们奋战一线,我会乖乖呆在家里,和你们一起做贡献”,孩子的懂事让彭磊觉得很欣慰。他们一家团聚的机会就只有不定期的视频通话,“一定要把口罩带好”“你也是,保护好自己”,夫妻俩隔空互相叮嘱、鼓励,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夫妻两人在各自的岗位迎难而上,用爱与坚守,携手抗疫。?

    爱不仅仅是“朝夕相处的陪伴”,爱还包含了夜以继日的坚守,彭磊一家人。

    浪漫约定:等疫情结束,我们就去拍婚纱照

    “越越,东院太忙,人手不够,你就留在东院,听从刘班长的安排,等疫情结束再回家,记得戴好口罩,晚上值班穿暖和些”“爸,您放心,您也要保护好自己”。在中心吸氧班组里还有一对特殊的父子兵——苏越和他爸爸。虽然在同一个班组,但苏爸爸在本院区,苏越在东院区,父子二人在疫情期间没有见面的机会。对于他们来说,等疫情结束,相聚在家,共坐桌前,一起吃一顿家常饭,就是他们现在最想实现的愿望。苏越说正酝酿着给家里一个惊喜,“抗疫见证了我们的爱情,让我们的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幸福,女朋友答应我,等疫情结束,我们就去拍婚纱照“,他一张微笑的脸庞,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女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让苏越工作的疲惫瞬间化为动力。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被需要而选择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疫情之下,总务处的每一位员工奋战在医院疫情防控的每个角落,他们的忙碌的身影虽不被人关注,也没有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高超技艺,但他们面对生命的挑战和威胁,义无反顾,坚守岗位,保障了临床医疗秩序的正常运行,践行了总务处“服务临床一线”的诤诤誓言,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总务力量。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东院中心供氧:中心吸氧——朴实的坚守、不凡的担当

    不久前,《中心吸氧“新兵”变“强兵”》一文推出后,小伙们不断接到亲朋好友打来的关心电话,领导同事在工作群里给我们点赞鼓励。“这些都让我们感觉很温暖,让我们更有力量、更有干劲打赢这场防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