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疫情无情人有情。今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第20个爱肝日,为解决疫情下肝移植术后患者复查及开药的实际困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党支部再次深入社区,上门为肝友们抽血送药。

3月16日,在肝胆外科主任丁佑铭教授和党支部书记兼护士长张艳冰的带领下,16名医护人员及器官协调员党员按区域组建了4支小分队,迅速做好患者统计、人员分工和路线规划等工作。

3月17日,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最大限度为患者报销,队员们一早便兵分三路奔赴武汉三镇,收集患者病历、医保卡等资料。由于肝友们住得都很分散,负责汉口线路的赵凯亮、程红琴两位党员返回医院时已是下午一点,顾不上吃饭,他们立即投入到为患者写病历、开处方、缴费、取药等工作中去。
负责青山线路的入党积极分子吕泽阳和器官协调员孙新中,途中经历了各处路口封闭、小区封门、大路不通、小路狭窄且颠簸不平的情况,赶回医院时也已是下午。顾不上休息,吕泽阳立即同党员张爱民副教授一起打印化验单、缴费、准备试管以及抽血所需用物,在与郝莹、程红琴等人反复沟通后,吕泽阳完成13位肝友的抽血准备已是晚上10点。抽血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其实很难。因为抗排斥药物服药时间变动范围不宜过大,为了尽量满足肝友的个性化需求,党支部宣传委员郝莹仔细询问每位肝友的现况,反复沟通抽血时间和注意事项,直到深夜。
3月18日,为了赶在肝友们服用抗排斥药物之前抽血,4支小分队凌晨5点就从家里出发。下夜班的党员积极分子朱垒没有马上回家,而是主动参与到队伍中。有些社区因为道路狭窄,为了争分夺秒,尽量不耽误病友们服药进食早餐,郝莹和齐浩龙在焦急中将自家的车刮坏了也来不及管。党员赵亮因出门太早,没有班车,家住长江紫都的他只好步行近40分钟到医院,早餐也来不及吃。大家如约在医院集合,清理好用物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整装出发,根据前一天设计好路线依次上门。

为了保障肝友的安全,大家没有选择到肝友家里进行抽血,而是先征得小区物业同意后,在岗亭内进行操作。有的队员为了给肝友提供舒适的抽血环境,甚至将自家的小轿车改成了临时的“采血车”。虽然条件有限,但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用时不到2小时,完成了抽血任务,并及时送检验科化验。
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晓燕医生了解到肝友王爹爹18日才能从外地返回武汉,且其老伴因此次疫情病故,家人也相继感染,决定带领肖瑶、周瑜两位党员于19日赶赴患者家中为患者送医送药送温暖。

今年3月20日恰逢是肝友李女士获得重生后一周年的日子。她说这次抽血复查、送药是她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礼物”,同时主动要求与工作人员合影,表示一定会呵护好自己肝脏,不辜负捐献者的大爱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付出。也祝愿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大家都能爱肝护肝,有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