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现场。医院供图
长江日报5月18日讯 5月1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授予“高级卒中中心”。
脑卒中俗称“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费用等“五高”特点,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不少年轻人遭遇这一“老年病”困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诊的最年轻脑卒中患者仅16岁,而45岁以下患者已占到总数的2成左右。
该院神经内Ⅰ科主任张兆辉教授介绍,对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尤其是抢救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溶栓治疗“黄金4.5小时”、介入治疗“黄金6小时”之说,但我国仅有约20%的患者能在发病3小时内到达医院急诊,救治急需提速。
目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实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溶栓的平均时间33分钟、最快只要5分钟。医院7×24急诊卒中介入团队曾成功救治一名85岁的突发脑卒中患者,由于救治及时,患者从偏瘫失语到各项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仅耗时3.5小时。
据介绍,本次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后,该院将以《湖北省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方案》为指导,进一步推进脑卒中防治各项工作,实现脑卒中黄金1小时急救圈,利用医联体服务体系,促进各级卒中中心互联互通,为湖北脑卒中高危人群及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讯员胡弘 长江日报记者王春岚)
牢记“120”口诀
快速自查脑卒中
怎样为脑卒中救治提速?张兆辉介绍,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医疗机构建设、优化救治流程,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推广科普知识,提升市民对脑卒中发作的认识。
张兆辉分析,在脑卒中发病前,70%~80%的患者都曾出现过手脚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却误以为是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以为休息两天就好了”。其实,这些瞬时性、短暂的症状,正是脑卒中的发病前兆。市民不妨记住脑卒中“120”口诀,可快速自查,只要其中一项有异常,就应提防遇到脑卒中,应尽快拨打120电话寻求急救。
1:看“1”张脸。看面部是否左右对称,有没有口角歪斜的情况;
2:查“2”只胳膊。将两只胳膊平行举起,如果单侧胳膊无力、无法抬起,就应提防是脑卒中发作;
0:聆听。如果出现言语不清、表达困难,也要提防是脑卒中发作。
相关报道:
长江日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快记住“120”救命口诀
武汉晚报: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掌上武汉: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科普大讲堂开讲: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楚天交通广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人民资讯: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卒中防治之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荆楚名医汇: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新浪湖北健康频道: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中国经济网: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家庭医生报:武大人民医院获批国家“高级卒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