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楚天都市报:有牙洞自己补? 存隐患不靠谱!
    发布:楚天都市报 时间:2021-07-13
    A+ A-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

    “有牙洞,自己补”“快速修复牙齿,补牙省时省力”……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近来一些人或为了省钱,或为了图方便,自己网购补牙材料自己DIY。这样操作安全吗?

    现象

    网售补牙材料多 售价多在百元内

    昨日,在某电商平台,记者输入 “补牙材料”搜索,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链接,大多是出售修复牙齿补牙洞的工具和材料,价格20元至百元不等,也有少数超过200元的,不少店铺还有图文与视频教学。

    极目新闻记者随机点开其中一个月销超过600单的商品链接,其售卖的补牙材料是玻璃离子的粘固剂,分为普通型、豪华升级型和增强玻璃离子等不同型号,价格也从26元到70元不等,并赠送包括口镜、探针、棉球等在内的一次性口腔器械包等。查看评论,好多买家都给了好评,还上传了买家秀。

    页面上,还有简单的视频操作指导。视频中,操作者分别将粉和液两瓶粘固剂,按2:1的比例混合调好后,用探针清洁要补的牙洞,然后再用探针把调好的补牙材料填充到牙洞里,最后修抹平整就可以了。店员称,如果操作不熟悉,可以多看几遍店铺的操作演示视频。

    案例

    在家补牙“翻车” 合不拢嘴急求医

    当极目新闻记者针对网售这类补牙材料是否靠谱,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毛甜甜求证时,毛医生回忆起自己接诊的一个在家补牙“翻车”的案例。

    不久前,大约40多岁的刘先生,捂着腮帮子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补牙。一张嘴,毛医生就发现了“异样”。刘先生的牙已经补过,但补得“完全没有章法”,不仅牙齿表面凹凸不平,他的嘴都没办法正常合拢。

    “你这牙哪补的?”毛医生既惊讶又好奇,刘先生不好意思的回答,着实让毛甜甜大吃了一惊,“我在网上买的材料,让妻子帮忙操作的!”

    原来,刘先生右下的一颗大牙隐隐约约疼了快半个月了,觉得上医院太麻烦,他干脆网购来补牙材料自己在家DIY。

    收到了包裹,里面有补牙材料、镊子、探针、口镜、器械盘、棉花等。“东西看上去都很专业,我们对着说明和视频看了好几遍,谁知道补上去的材料干得太快,根本没办法调整成正常的形状,折腾了好久,刘先生右边的牙齿完全没法咬合,嘴都闭不拢,只好赶到医院求助。

    毛甜甜取出补牙材料后发现,刘先生的牙齿龋面不仅没有清除干净,而且他的龋齿已经伤及牙髓,引起牙髓炎症,需要将“蛀”黑的腐质全部去除,并做根管治疗杀掉牙神经才行。

    提醒

    自行补牙隐患多 可能损伤牙神经

    “如果没有高温高压消毒的专业器械,没有强光头灯的照明,没有牙科高速手机一边喷水一边打磨去腐,哪怕给我网上的这些材料,我也没法补好一颗牙齿呀。”从事了十余年牙体牙髓临床专业的口腔医师毛甜甜称:“补牙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自己买材料随意补牙,即使封住了表面的牙洞,也只是把问题藏在了人工材料底下,龋坏不去除干净,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继而可能损坏牙神经,出现疼痛等不适。”

    毛甜甜进一步解释,仅仅用一根探针清洁要补的牙洞,是不可能把龋坏的腐质去除干净的。更何况,有些龋洞已经烂到一定程度,有牙髓的感染,随便乱挖,很可能伤到牙髓神经,然后强行填充的材料可能对牙神经造成进一步的刺激,导致急性牙髓炎的发生。同时,自己填充的材料也完全不可能达到调整牙合的目的,而不合适的厚度,会导致咬合改变、颞下颌关节紊乱等后果。

    谈到网上售卖的主要是玻璃离子材料的填充剂,毛甜甜说,“玻璃离子以前用的多,现在越来越少了。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玻璃离子材料容易导致微渗漏,材料与牙齿间的密闭性不够好,时间长了容易导致继发龋的产生,硬度和耐磨性也差,因此目前临床以复合型的树脂材料为主,即使使用玻璃离子也是使用加入纳米级填料的复合玻璃离子材料。”

    总之,网络上售卖的材料,安全性上也存在很大风险,大家千万别自己补牙。专家提醒,牙齿问题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诊所去治疗,千万不能轻信网络。

    相关报道:

    楚天都市报: 有牙洞自己补? 存隐患不靠谱!

    极目新闻APP: 有牙洞自己补? 存隐患不靠谱!

    楚天都市报:有牙洞自己补? 存隐患不靠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 “有牙洞,自己补”“快速修复牙齿,补牙省时省力”……极目新闻记者发现,近来一些人或为了省钱,或为了图方便,自己网购补牙材料自己DIY。这样操作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