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医院新闻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3年05月 总第113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61岁A型血母亲捐肾给B型血女儿 跨血型肾移植成功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2-02-16
    A+ A-  

    本站讯 因尿毒症接受了8年的血液透析治疗的李女士,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38岁这年,61岁的母亲会以“跨血型肾移植”这样的方式,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周江桥主任团队为这对母女成功实施亲属间跨血型肾移植手术。2月15日的复查显示,术后两人均恢复良好。

    肾性高血压引起尿毒症

    38岁的李女士来自湖北荆门,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2012年在广州一家制衣厂工作期间,她感觉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最初出现这种症状时,李女士以为就是感冒,于是自行吃药治疗,但症状不仅没减轻,反而更加严重,后来到广州的一家大医院就诊时发现,她的高压竟然高达200多。

    在住院一周稳定了血压之后,李女士又回到家乡荆门住院治疗了1个多月的时间。医生说李女士患的是“肾病综合征”,由肾性高血压引起,当时已经到了3期。

    让李女士最为懊悔的是,当时自己过于大意,加上医生也说没有更好的治疗方式,仅仅回老家休养了几个月的时间,李女士又回到了广州,开始了和老公一起打拼的日子。

    然而,仅仅一年多后,2014年,李女士就出现了尿少,双腿水肿,再度全身乏力等的症状,这次去医院检查血肌酐升高到1000umol/L以上,病情恶化。结果一查:尿毒症,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

    大义母亲要求配型捐肾

    由于双肾衰竭,李女士无法排出小便,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靠透析机排出毒素和尿液。有时2天不透析她体重便长了6斤,肚子胀得难受,走路腿都发软,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多年的尿毒症还让李女士患上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高磷血症、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看着女儿日渐衰弱,母亲周红(化名)心如刀绞。听说尿毒症可以通过肾移植的方式来治疗后,她萌生了捐出一个肾给女儿的想法。但母亲的提议却遭到李女士的强烈反对,“我宁可自己多受苦,也不愿意让妈妈的健康受到影响。

    但母亲的态度也异常坚定,她还让家里亲戚们轮番给李女士做“思想工作”,“我捐出一个肾就能救给孩子。既然有办法,我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比我先走。”最终,双手血管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已经没法维持后面透析治疗的李女士,还是被母亲说服了。

    2021年9月,李女士在母亲的陪伴下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求诊,咨询肾移植手术治疗。邱涛副教授为其安排了详细的检查,发现李女士是B型血,她母亲是A型血,两人血型并不匹配,如果直接进行肾移植,可能会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溶血反应。但当时李女士的肌酐值已高达898(成人女性一般为41-73),透析治疗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她和家人均希望能通过肾移植手术改善生活质量。

    就在一家人再度陷入绝望之际,另一个消息却让他们看到了希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移植科可开展ABOi血型不相容亲属供肾肾移植(俗称跨血型肾移植)技术。经过器官移植科的团队讨论,从该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条件等方面综合评估后,考虑为李女士及其母亲行跨血型肾移植手术。“我们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脱敏’处理,清除李女士体内的血型抗体,达到手术要求后,再把母亲健康的肾脏移植到女儿体内。”周江桥主任解释说。

    医生帮母亲实现救女心愿

    经过亲属肾移植相关配型检查,以及前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及湖北省活体肾移植伦理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后,2021年12月底,李女士一家人来到器官移植科住院,准备接受亲属肾移植手术。

    在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后,器官移植科专家团队通过一次血浆置换便将李女士的血型抗体降至1:4,达到跨血型肾移植的标准。同时,母亲作为肾移植供体的检查也一切正常。12月28日手术当天,周江桥主任带领手术团队顺利实施手术。母亲的肾刚移植到李女士体内,在手术台上的她的尿液便“喷涌而出”。

    虽然8年来每天无法小便的痛苦终于消失了,但想到失去了一颗肾脏的母亲,李女士忍不住地泪如泉涌:“是母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妈妈现在怎么样了……”

    李女士的母亲手术苏醒后,第一句话问的也是女儿的情况。得知手术顺利,母亲眼含热泪。

    在术后恢复治疗中,李女士每天的尿量正常,肌酐值已经降到80多,她终于可以摆脱了透析,感到久违的轻松。恢复良好的母亲出院那天,李女士紧紧地抱住妈妈说:“谢谢妈妈,是你又一次让我重生!”目前,李女士定期回医院复查,各项检查指标良好,恢复正常的生活指日可待。

    跨血型肾移植为尿毒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介绍,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手段,但器官短缺一直是限制肾移植的最主要瓶颈。在我国,目前“家庭内互助自救”模式的活体亲属肾移植是部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选择方式。

    以往,血型不相容被认为是肾移植“禁区”,据统计,适合做亲属活体肾移植的病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供体与受体的存在着血型不相容的情况。而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跨血型肾移植手术的开展,给更多需要接受移植的尿毒症患者带来了希望。

    周江桥介绍,跨血型肾移植术前需要检测受体体内的血型抗体滴度,一般要求在1:16 以下,如抗体水平高于该值,就需要通过血浆置换、免疫吸附、抑制抗体产生的药物等手段将抗体降到安全范围内,才能进行跨血型肾移植。移植术后还需定期检测血型抗体水平,如果抗体再次升高,需要进行积极将血型抗体处理,帮助移植肾平稳度过排斥反应期。另一方面,由于患者血型抗体降低,免疫力也会进一步降低,要注意患者可能出现凝血障碍、抗感染能力急剧下降等状况,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跨血型的最大难点在于术前和术后如何控制排异、预防感染的问题。”周江桥教授解释,对于跨血型肾移植的患者,由于术前通过血浆置换,强效免疫诱导药物的使用,再加上移植患者本身使用的三种免疫抑制剂,这一类患者术后近期容易出现巨细胞病毒、微小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性疾病,因此建议这一类患者在术后早期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戴口罩,勤洗手,预防感染。(龚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