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科速递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10月 总第118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耳鼻咽喉-头颈外Ⅱ科:癌瘤直逼颅底“拆弹团队”经口鼻巧妙降癌魔
    发布:耳鼻咽喉-头颈外Ⅱ科 时间:2022-05-11
    A+ A-  

    本站讯 “幸好没放弃,真的有医生敢为我摘掉这个瘤子!遇到许教授,是我最大的幸运。”5月10日,刚刚经历完鼻咽癌再度复发,并成功手术的刘女士(化姓),心怀感恩地说道。

    30岁的刘女士,不幸鼻咽癌二度复发,且化疗无效。因病变位置已经侵犯了颅底脑组织,她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求治,均被婉拒。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鼻咽颅底肿瘤MDT团队勇闯“禁区”,成功经口鼻“自然通道”巧妙彻底清除颅底肿瘤组织,年轻的生命再一次被拯救。

    鼻咽癌复发侵占大脑要害

    刘女士来自湖北五峰,4年前她被诊断出鼻咽癌,经过及时手术及多次放疗治疗,她一度康复,也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

    本以为病魔已经根除,但去年10月,刘女士发现那些熟悉的症状又卷土重来了:鼻塞、鼻出血、头疼,而且这次连眼睛也出现了问题,看东西都有重影。果然,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鼻咽癌再次复发,而且还有了扩散迹象。

    这次肿瘤侵犯的部位更加深入,已经接近颅底的后方。这里遍布重要神经、血管及组织,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刀切错就可能酿成大祸。

    在医生建议下,刘女士决定先尝试放化疗。但经过三个月后恶性肿瘤仍然没有缩小的迹象,意味着对付鼻咽癌常用的放化疗手段已经失效。半年多来,刘女士和丈夫寻遍了重庆、成都、武汉各大医院,均被告知“没有太好的办法”。就在一家人近乎绝望的时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鼻科及变态反应科主任许昱教授的一句“可以尝试手术”,让一家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颅底“拆弹专家”接下烫手山芋

    在反复查阅患者病情后,许昱教授告知刘女士,这次复发肿瘤藏得更深,病变范围也远超常规,包绕了附近的动脉和神经,侵犯了海绵窦、颅脑组织等重要结构。

    这样一个长在危险部位的复发肿瘤,无论手术还是放化疗都非常棘手:如不积极治疗,只有等待生命的终结;再放疗,副作用非常大,而且疗效也不是很理想。而选择手术,则可能面临术中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或是肢体偏瘫的风险,手术如同“在钢丝上跳舞”。

    “许主任,我的孩子才一岁,我不想只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看着患者及家属期待的眼神,许昱教授反复斟酌后,决定为了生命“冒一次险”。

    为了保证治疗顺利实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华清泉主任召集鼻科、头颈科、神经外科、放射科、介入科、肿瘤放疗科专家,组成鼻咽颅底肿瘤MDT团队,进行多学科讨论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计划及预案。

    无需揭面手术,经口鼻“掏”肿瘤

    手术当天,在影像导航设备的护航下,许昱教授带领陈始明教授、章薇、杨蕊等团队精英不用开颅、不用揭开面骨,用微创手术的方法“兵分两路”,从两条人体自然通道——鼻腔、口腔先后探入颅底,彼此协作,在鼻咽部、翼腭窝、咽旁间隙、颅底左侧斜坡、破裂孔区小心翼翼清除肿瘤组织。历时10个小时,彻底清除了病灶。

    术后第2天,闯过生死关的刘女士已经可以下床自由活动。术后第3天核磁共振复查显示,肿瘤切除干净。刘女士术前的一系列症状不仅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她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许昱强调,复发性鼻咽癌手术,因为肿瘤常常累及颈内动脉、侵犯颅底,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心理素质有着极高要求。颅底部位,密布各种血管和神经,是手术的高风险区域。在内镜手术开展之前,该部位的手术难度大、创伤大、风险大,肿瘤常难以切净。而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技术以及手术影像导航等各种先进设备的发展,该部位的病变切除已由不可能成为可能,手术方式也由以往的开颅,或掀翻患者面部开口转向经鼻腔这一自然孔道的微创手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鼻科团队多年来潜心钻研、在鼻内镜手术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解锁更多的疑难杂症,踏足更多的手术禁区。“希望我们的努力,可以提高更多复发性鼻咽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他们生命的长度,为患者们点燃重生的新希望。” 许昱说。

    耳鼻咽喉-头颈外Ⅱ科:癌瘤直逼颅底“拆弹团队”经口鼻巧妙降癌魔

    本站讯 “幸好没放弃,真的有医生敢为我摘掉这个瘤子!遇到许教授,是我最大的幸运。”5月10日,刚刚经历完鼻咽癌再度复发,并成功手术的刘女士(化姓),心怀感恩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