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 | English | Francaise
  •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动态
    急救进校园,天使在身边
    发布:护理部 阅读次数:708 时间:2022-06-20
    A+ A-  

    本站讯 为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使公众掌握心肺复苏、AED等应急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6月16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天使在身边”急救小分队在江岸区德威星悦幼儿园开展了一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幼儿园31名老师以及30名大班同学参加了本次培训。这也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护理部成立“天使在身边”急救培训小分队后开展的第八场公益急救技能培训。

    “天使在身边”急救小分队第一组成员

    培训初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科护士长李承秋介绍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百年历史。作为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医院以高标准、严要求遴选出多名临床护理骨干,经过专业、严格的培训后才具有公益急救技能师资资质,以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培养更多正确掌握急救技能的非专业人士。

    李承秋科护士长作项目介绍

    “天使在身边”急救小分队的领队急诊科田丹护士长对此次培训进行了介绍,她表示,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30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的总体目标,响应医院王高华院长“免费为公众展开急救技能知识培训”的承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去年成立“天使在身边”急救培训小分队,多次面向公众免费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此次培训对象为幼儿园师生,为此针对性地加入了烫伤、异物吸入、抽搐等儿童常见急症救护,为老师提供快速、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培训。

    田丹护士长讲授儿童常见急症救护

    急救培训小分队成员陆续讲解了基本而重要的急救知识。黄青讲解了徒手心肺复苏以及海姆立克手法的理论知识,他强调“第一目击者”的重要性,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听众遇到紧急情况该如何处置。杨欣通过生动趣味的讲解揭开了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神秘的面纱,让在场各位老师对AED都不再陌生与畏惧,她强调,心肺复苏和AED的联合使用,对于提高猝死患者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听完讲解后在场老师都跃跃欲试,随即展开了更精彩的操作培训。

    黄青老师讲解CPR                杨欣老师讲解AED

    操作培训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幼儿园老师被分为四组,分别在4个工作坊依次展开心肺复苏、AED以及海姆立克手法的操作培训,培训老师现场进行一对一教学指导。

    工作坊                CPR操作练习

    AED操作练习                海姆立克手法操作练习

    “我可以去救人了”,一位幼儿园老师在模拟人身上胸外按压2分钟后看到反馈装置一路“绿灯”之后激动地说道。这里的反馈装置是本次培训引入的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反馈系统实时反馈按压的深度与频率,让施救者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施救是否有效,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

    CPR质量实时反馈操作练习

    最后,幼儿园小朋友也参与了此次培训,为此特意新增了“娃娃学急救”板块,急救培训小分队成员王雅琪为小朋友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教学,小朋友们兴趣盎然、热情高涨,纷纷加入操作训练中。

    “娃娃学急救”单元

    本次培训与常规急救技能培训相比,针对幼儿园师生这一特殊群体,培训内容更为丰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干货满满。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表示学到了许多急救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急救知识帮助他人。急救知识普及,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急救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技能教给他人,把爱心传递下去,把希望撒向世界,让每一颗生命的花朵,都灿烂的绽放。(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