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胡蔓、通讯员宁亚飞、实习生王琦) “如果不是救治及时,我们的家肯定散了。4位医学生的救命之恩终身难忘。”7月4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IV科,看着一天天好起来的儿子小李,老人们感到生活又有了希望。
6月16日凌晨0时30分左右,在武汉长江大桥下,20岁的小李不幸遭遇车祸,倒在血泊里。当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的2021级医学研究生吴志丰、张烨、熊威、朱子敬正相约在此跑步。听闻人群中的哭喊声,迅速跑了过去。
现场让人不寒而栗:一名小伙子左大腿到小腿的肌肉,被直接划开,膝关节处肌肉断离,髌骨、股骨暴露在外,伤口长达40厘米。“我们是武汉大学医学生,让我们看看!”4人扒开围观人群,立即俯身查看。
“患者大量失血,很可能是伤到了腿部大动脉,如不尽快送到医院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他们火速判断,“最重要的是把出血止住,才能争取到医院救治的时间。”一旁的朱子敬立即抽出腰间皮带,同吴志丰一起将皮带紧紧扎在患者大腿上方三分之一处,并不顾感染风险,找到伤者大腿股动脉搏动处,进行徒手压迫血管止血。与此同时,张烨立即拨打120,联系武大人民医院急诊科,做好救治准备。熊威则摆好三角架,警示路过车辆。
一系列紧急处理后,患者伤口出血明显减少。此时,120救护车也及时赶到。4名同学帮助120工作人员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到医院时,伤者血压已低至60/30毫米汞柱。“再晚几分钟,救回希望渺茫。”急诊科医护人员感慨。
患者历时近5个小时手术才结束。从事外伤救治多年的骨外IV科贺斌副教授不禁为医学生们点赞:“是他们的精准救治,争取了手术机会,为患者搏回一命。”据介绍,人体的血容量通常是体重的8%,如果失血量超过50%,患者极可能死亡,而小伙失血量近60%,能挽回生命已是奇迹。
吴志丰是消化内科硕士,张烨是泌尿外科博士,熊威是整形外科博士,朱子敬是肾病内科博士。看到自己能帮助伤者挽回生命,4位同学很自豪。“救死扶伤是医者天职,我们医院很多老师,也经常见义勇为。我们应该将前辈医者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该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工作中,更应融入训练有素的职业素养里,让“第一目击者”成为“最早施救者”,才能铸起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有力防线。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