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8日傍晚,家住武汉关山的陈女士,在自家阳台上享受着暮春的和煦阳光,一家人其乐融融。难以想象,仅仅三周前,她还是一名晚期肝硬化、生命危在旦夕的危重症患者。
今年4月18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手术室内,肝胆外科主任丁佑铭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历时6小时奋战,为陈女士成功实施肝移植。术后2天她即可下地行走,2周后顺利出院。据悉,这也是武汉光谷地区医疗机构开展的首例肝移植手术。
术后2周,陈女士顺利痊愈出院
丈夫欲为妻爱心“捐肝”
2年前,50多岁的陈女士不幸罹患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两年来她多次出现腹水、呕血。为挽救生命,丈夫带着她辗转全国各地多次就医,但病情始终难以控制好转。
今年1月,陈女士因反复严重腹胀、呕血、极度乏力慕名入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肝胆外科求助,被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病情危在旦夕,必须进行肝脏移植手术才能延续生命。”接诊的肝胆外科首席专家丁佑铭教授告诉陈女士及其家人。为了挽救妻子生命,陈女士的丈夫毅然提出“为妻捐肝”。但医护人员为陈女士和丈夫进行了各项配型及相关检查后,遗憾的是,肝脏配型没有成功。
丁佑铭教授介绍,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手段,但肝脏供体短缺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现状。由于供体严重匮乏,我国每年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人数不超过6000,全国有30万重症晚期肝病患者在等待肝移植。
在肝胆外科医务人员的协助下,陈女士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做了登记,等待适合她的供体肝脏。苦苦等待3个月后,该系统发出信息:湖北一名脑死亡患者捐出肝脏,与陈女士配型成功。
这一消息对陈女士一家来说,犹如柳暗花明。4月18日凌晨,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OPO(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中心的协助下,捐献的肝源被顺利送到东院区手术室。上午7时,陈女士一家期盼已久的肝脏移植手术如期而至。
6小时攻克肝移植“天花板”
肝脏移植是大型复杂手术,而陈女士同时存在严重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移植手术风险极大。在医疗部统一协调下,东院肝胆外科与麻醉手术科、器官移植科、输血科、检验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影像科、药学部、病理科等众多学科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肝脏移植手术提供充分保障。
丁佑铭教授、赵凯亮副教授带领肝胆外科手术团队,全神贯注进行供肝获取修整,切除病变肝脏,吻合供受体的门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胆道……每个手术步骤都需万分仔细。
丁佑铭教授带领团队开展肝脏移植手术
修肝过程中,赵凯亮发现供体存在变异的副肝右动脉,这就需要建立两个肝动脉吻合,这无疑是为本就复杂的手术增加了难度。专家团队在手术台上紧急评估后,选择应用供体胃十二指肠动脉和副肝右动脉进行吻合,来充分保障肝脏动脉血供。
赵凯亮副教授在做新肝修整
术中渗血严重,手术团队精细操作精准止血,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麻醉手术科主任孟庆涛、副主任张帆、副主任吴洋、护士长张诗及谢双等带领团队全程严密监视,及时调控患者各项重要生命指标,积极配合手术的顺利实施,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经过6小时的奋战,东院区肝移植团队克服了供肝切取、病肝切除、供肝修整、血管搭桥、新肝植入等难关,顺利完成了肝脏移植手术。丁佑铭教授表示,虽然是经典原位肝脏移植手术,但术中要实现多根血管吻合(下腔静脉、门静脉、肝动脉)、变异动脉的整形以及胆管的吻合,对主刀技术要求极高,可以称之为肝脏外科手术的“天花板”。
移植术后2天即可下地行走
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术后的监护和治疗同样至关重要。肝脏移植术后患者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发生感染的风险较大,东院区重症医学科周晨亮主任、程利副教授制定了全面规范的预防术后感染和诊疗流程。
术后仅4个小时,陈女士就可以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意识清楚,各项指标恢复顺利,在充分评估后拔除气管插管,并少量进食营养液。
陈女士转入肝胆外科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曾文慧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精准护理,术后第2天即可下地活动。顺利度过两周的恢复期后,陈女士带着重生的喜悦出院休养。
术后第三天 陈女士即可自由下床活动
丁佑铭教授介绍,器官移植技术是现代医学最尖端的技术之一,肝脏移植手术也被称为“外科手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治疗终末期器官疾病及肝脏肿瘤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次开展武汉光谷地区首例肝移植手术,标志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推动光谷整体医疗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是武汉东湖高新开发区医疗事业发展的里程碑。东院区肝脏移植团队将持续聚焦疑难危重症救治,保证肝脏移植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为更多的肝脏肿瘤和终末期肝病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杜巍巍 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