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胡弘 高翔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6月17日,在2023第五届中国医学创新峰会·CMIA琅琊汇上,《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正式发布。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荣获全国医院“进步最快榜单第1名”“专利授权量榜单第7名”“专利申请量榜单第8名”等多个全国前十奖项,同时在“创新转化综合榜单”位居全国医院第16位。
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多项榜单位居全国前十、全省第一,标志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跻身全国医学创新转化第一梯队,科技成果转化驶入“快车道”。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
创新转化硕果 彰显医院科技实力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医院提供了根本遵循。
医院党委书记万红慧表示,促进生命健康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关系到人民健康福祉、国家社会和经济整体发展以及全球和平与安全。医院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理应肩负起提高科技成果质量、促进创新转化应用、推动生物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任。
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颁奖现场
作为国内首个医院创新转化榜单,《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起到了中国医学创新领域风向标的作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2022)》在榜单构成、榜单数据和分析报告、榜单延展服务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专利转化量、转化金额等维度,对全国三甲医院进行排名。
2022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专利申请498件,排名第8;专利授权478件,排名第7;发明专利授权77件,排名第20;专利转化12件,排名第27……一组组骄人的数据印证了全国“进步最快榜单第1名”的科技实力担当。
精心培育科技创新的“种子”和“土壤”
“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万红慧介绍,近些年院党委坚持“筑巢引凤、引凤筑巢、因凤筑巢”,人才引育成效突出。近5年医院国家高层次人才总量上涨近3倍,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规模位于武汉大学医口前列,“万人计划”系列多个项目均为武汉大学医学口的首个突破,国字号人才达30余位,省部级人才达60余位。
医院出台了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举办海外学者恳谈会,举办国际交叉学科论坛;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海外研修,全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构建人才工作创新格局,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多层次、分类别的人才体系。在这一“请”一“送”之间,医院科技创新的步伐尽显其中。
1200万重奖医院神经内科杰出创新团队
2022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选送海外研修的优秀青年人才、神经内科熊婧博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杂志重磅发表关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国际医学科学界高度关注,同时这也是湖北临床医口首次在《Nature》这一世界顶级期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医院党委以“1200万奖励杰出创新”的“大手笔”重奖神经内科创新团队的举措,轰动全国,释放出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重视创新的强劲信号,得到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大学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医院被武汉大学授予首批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人才工作的成效获得学校高度认可。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高华介绍,医院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围绕科学成果转化、产学研服务体系的构建,聚焦“四个面向”的战略指引,以融合创新为有效路径,推出改革创新的重磅“组合拳”,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我们有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种子’,还要有支撑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土壤’。营造敢于创新的氛围,培育鼓励创新的土壤,让一切变得水到渠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肖璇介绍,医院坚持全方位多维度涵养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包含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布局:整合资源配置、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衔接、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并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创新转化机制,开启了医院科学研究从高速前进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茫茫太空中,今年将新增一颗以人民医院命名的卫星: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珞珈四号01星),将于今年医院百年院庆之际发射升空。这颗健康研究领域的专用遥感卫星将以遥感技术赋能环境健康与智慧医疗研究,以融合科技创新助力健康中国。
全球首颗医学遥感卫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号”
王高华介绍,卫星将应用于探测影响人类健康的环境因子,服务于传染病溯源、地方性疾病分析、健康长寿因子监测、灾后疫情防控、公共疾病传播与预防等医学遥感应用领域,同时深度融合遥感观测、信息挖掘、医学诊断、疾病防控、时空分析等学科前沿,为服务人民健康探索新路。
万红慧强调,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等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结出的一颗硕果。2022年以来,医院与武汉大学相关学院密切交流合作,共建7个跨学科融合医学研究中心,包括全球首个医学遥感信息研究院、全国医院首个医工融合研究院、公共卫生研究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医学与物理研究院、先进医学研究院。6位院士、70余位国字号人才进驻医院交叉融合创新平台,共同推进“医学+”多学科交叉创新体系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前瞻思维、学科交叉创新意识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科技动能。
医院还倾力组建成立心血管医院、神经精神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消化医院、泌尿肾科医院等5大“院中院”,向“精而强”的方向发展,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为打造国家及区域一流医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肖璇介绍,近年来,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引领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开发及转化,通过打基础、建制度、挖潜力、促孵化等一些举措,努力打通科技成果到落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效果。
医院在全球率先研发内镜质量改善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将消化道肿瘤漏检风险降低近八成,作为中国医学创新标志性成果连续两届亮相进博会;在湖北省首家引入世界顶级医疗人工智能Watson肿瘤解决方案,帮助肿瘤患者寻求治疗的“最优解”;借助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为患者制定微创、精准的骨外科治疗方案;开通“AI智能导诊”服务,持续推出智慧腹膜透析等5G+医疗健康应用项目,相关领域合作成果获批首批湖北省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合作开发部署了CT影像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极大助力了新冠疫情防控,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疫情专项基金资助,产品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大楼
“科技创新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明年医院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将大大加快医学科技成果从‘创新’到‘产业’的转化速度,并跑出服务健康的‘加速度’。”万红慧表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作用,打造特色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之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报道链接:
楚天都市报:武大人民医院驶入医学创新“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