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医院新闻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10月 总第118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咸宁一对夫妻3年里相继在我院换肾换肝
    专家:移植夫妻缘分深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4-06-05
    A+ A-  

            本报讯 3年前,时年48岁的咸宁市女子李红(化名)因尿毒症,在我院泌尿外科成功换肾;丈夫不离不弃,但重压之下每天喝闷酒,加剧了酒精性肝硬化,近日又在我院肝胆腔镜外科成功接受了肝移植手术。

     
      2006年前,李红在银行工作,丈夫王新(化名)是事业单位职员,家庭和睦幸福。2006年,李红时常感到疲惫,体检时意外发现双肾衰竭。大难袭来,为救李红,王新和两个女儿都抢着要捐肾。李红强烈反对:“用你们的肾,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2011年,李红终于等到合适的肾源。在我院泌尿外科,器官移植专家周江桥教授为她实施了肾移植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李红恢复了正常生活。
     
      据了解,2006年起,李红透析、手术、术后抗排异药物都花费了一大笔钱,王新默默承受着经济压力。王新年轻时就喜欢喝酒,几乎每天没断过。为妻子治病还债那几年,他每天喝白酒超过半斤。去年春节时,外债终于还清,一家人刚松口气,王新却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查,竟是酒精性肝硬化。
     
      今年3月10日,因病情加重,王新再次住进我院肝胆腔镜外科病房。他的肝硬化已发展到失代偿期(肝不起作用),肝脏出现大量腹水,只有换肝才能保命。
     
      经过近两个月等待,一名40岁车祸脑死亡患者捐出器官,与王新配型合适。5月8日,王新在该院肝胆腔镜外科接受肝移植手术。目前他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很快就可出院。(宣传部)
     
     
    专家:移植夫妻缘分深

            “夫妻都是移植病友,非常难得。”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专家周江桥教授说。作为全球第二大器官移植国家,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目前中国每年有30万病人等待器官移植,仅有1万人能得偿所愿。

            2010年,我国开展公民心脑死亡器官捐献,至2013年3月在全国铺开。7月,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正式上线。患者脑死亡后,由红十字会和医院共同实施器官摘取,首先在医院内部寻找最佳配型者,如不存在适合患者则将寻找范围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

            器官捐献提出多年,为什么如今的捐献者仍那么少?因为让大家相信器官捐献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周江桥对此深有感触,每天所面对的需要肾移植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因供体器官不足,等不到供体器官而死亡,身为医生,他看在眼中深感遗憾。 他说,在发生意外时,医生本职是尽全力去救人,很多时候看到家属悲痛的样子,医生很难找到合适时机与家属进行理性沟通,“传统观念严重限制器官捐献的开展”,“‘死留全尸’等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人们对捐献器官造福于生者的大爱观念,而这些传统观念的扭转,终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据了解,欧美许多国家多数司机在领取驾照时都会签订“器官捐献”协议书,一旦发生意外死亡,他们的器官将由专门的医学机构来处理,器官捐献率最高的西班牙每100万人年捐器官约40例。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随着社会意识的进步,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也越来越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来源占到了器官来源总数的50%,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器官来源。

            “夫妻俩照顾起来也方便。”周江桥表示,移植手术后,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多个方面,如,6个月内禁止剧烈体育活动;预防感染:居住环境清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过度日光照射、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等;定期监测免疫抑制剂的药物浓度及肝肾功能等指标。(通讯员 高婷)

     

    咸宁一对夫妻3年里相继在我院换肾换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