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病理科的2023年工作主题定为“医疗质量安全年,影响力扩大年”,旨在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于8月22日举行了“2023年1月-7月术中冰冻质量分析会”。
会议由医生组组长任家材老师主持,科主任袁静萍主任点评。诊断组组长何惠华老师、呼吸系统病理亚专科组长张修云老师及乳腺甲状腺病理亚专科组长管枫老师针对各自亚专科主题,对误诊病例进行原因分析,并总结了教训。本次质量分析会邀请了所有诊断医生、规培医生及进修医生参与学习。会议旨在补齐短板,推动术中冰冻诊断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管枫老师对甲状腺乳腺疾病术中冰冻诊断与常规诊断不符的病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她着重讲解了一例漏诊的浸润性小管癌病例,以及一例乳腺浸润性癌淋巴结转移的漏诊病例,并对这些病例进行了深入总结。管枫老师在术中冰冻诊断过程中强调了“见微知著,洞幽察微”的重要性,即通过观察细微的线索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她指出,诊断医生要通过一个病变的特征,去思考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伴随病变,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做出更完善的诊断,避免漏诊,提高术中冰冻诊断的准确率。
张修云老师指出,随着外科手术的精进,肺肿瘤术中冰冻诊断已进入3.0时代,不同的诊断结果会有不同的手术方式。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肺腺癌,术中冰冻诊断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准确。在此背景下,张修云老师着重分析了肺浸润性腺癌的病例,并发现在术中冰冻诊断过程中存在诊断要点把握不严和取材不足的问题。另外,张修云老师还对两例细支气管腺瘤与浸润性腺癌在术中的鉴别诊断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在肺肿瘤术中冰冻诊断中应遵循“取长补短,同力协契”的原则。即在结合影像学资料的基础上,完善取材工作;同时要合理使用术中免疫组化技术,以弥补仅依赖HE形态诊断可能存在的不足;此外,还应积极与临床医师沟通,使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手术方式。
何惠华老师首先以一例输卵管化脓性炎的背景下出现上皮高级别浆液性癌为例进行了分析,指出病理诊断中存在的“常识”问题往往容易使病理医生忽略其他病变的存在。随后,何惠华老师又分析了一例眼睑皮肤汗孔瘤误诊为皮脂腺癌的病例以及一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误诊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通过这些病例分析,何惠华老师提醒诊断医师在诊断过程中要学会跳出惯性思维,不能被“固有诊断经验、常见部位常见病”的局限所束缚。何惠华老师再一次强调了总结经验的重要性,提醒诊断医师要避免重复在一个地方犯错,才能提高自己的术中冰冻诊断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袁静萍主任总结强调,病理医疗质量安全是科室发展的基石,也是病理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她强调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带教。术中冰冻诊断的过程中,诊断医师要乐于带教,对于取材不规范的地方要及时指出。二是注重请教。诊断医师遇到疑难病例要虚心向其他同事或上级医师请教,共同诊断。三是注重沟通。诊断医师既要与技术员密切沟通,保证每一个病理切片的完美性,同时遇到与临床诊断不符的病例时要积极与临床医生沟通,避免差错。
近年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严抓医疗质量工作,始终把质量控制工作作为科室的首要工作之一,定期分析诊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成效显著。据统计,病理科术中冰冻诊断准确率一直维持在98%以上,超过三甲医院标准。此外,病理科在各类国际级、国家级及省级质量控制认证中斩获125项质控认证,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病理质控方面的重视。
展望未来,病理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严抓医疗质量工作,保证科室医疗质量安全平稳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卓越的医疗服务。(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