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27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人民讲坛”高端学术活动聚焦“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助力学科发展”主题,特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宋振举教授,分享重症医学前沿成果与学科建设经验。
程帆院长热枕接待了宋振举教授,并表示在端午传统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人民医院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宋振举教授莅临医院最高学术平台“人民讲坛”传经送宝。
程帆院长强调,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重症医学学科建设,全力支持学科发展并取得突出成果,期待宋振举教授对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给予更多的帮助、更大的支持;期待双方通过更全面的合作,助力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我国重症医学的发展进步。
程帆院长向宋振举教授颁发“人民讲坛”纪念牌
在学术报告会上,宋振举教授对人民医院的盛情邀请深表感谢。他首先肯定了人民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更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表示,期待未来与人民医院相关学科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开展更多临床研究,共同推动学科和医院高质量发展。
随后,宋振举教授在《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助力学科发展》主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学科建设经验:通过优化管理架构、推进研究过程全链条数字化、建设示范性研究型病房等举措,显著提升临床研究效能。他特别介绍了医院创新转化成果,包括全球首例微创脑脊接口手术实现截瘫患者行走、代谢疾病治疗新方案探索等突破。
聚焦重症医学前沿,宋振举教授以《ARDS临床研究平台建设和精准治疗研究》为题,分享了七大核心实践:建立全国脓毒症与ARDS临床研究协作联盟、构建国家级ARDS医学大数据平台、开展重大传染病应急队列研究、多组学探索ARDS患者的生物学机制和预后模型、多模态ARDS精准分型的研究、脓毒症治疗新靶点探索、脓毒症病原体诊治新技术研究。以2022年上海疫情防控真实世界研究为例,他生动解析了大数据驱动临床决策的价值路径,用大量丰富的学术经验和实践案例为大家带来了全新视角和重要启迪,让与会者受益匪浅。
最后,宋振举教授分享了“数据智能×医学教育”相关见解,在医学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前沿探索中,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率先构建了创新教育生态:通过数字孪生急诊教学平台实现复杂病例的沉浸式交互训练,依托结构化处理的10万+急诊案例智能病例库赋能AI辅助诊断教学;同步打通科研与教学壁垒,将脓毒症等重点病种的临床数据库直连教学系统,以"真实数据即教材"理念重塑教学内容,并创立青年医师"双螺旋培养模型"推动临床能力与数据素养协同进化。另外,宋振举教授提出"3D发展框架"——以Data-Driven(数据驱动)构建急诊全流程数字孪生体,借Digital-Twin(数字孪生)实现教学临床动态映射,最终形成Discipline-Ecosystem(学科生态)的"临床问题→智能研究→教育转化"闭环。作为思想高地的"人民讲坛",2024年以数智赋能教育创新为主题举办9场前沿报告,增设的"数智医疗工作坊"更让参会者亲身体验智能教学系统的变革力量。(注:文中所有技术方案与数据均来自宋振举教授团队已公开成果)
本次学术活动由医院科研处、人才办与急重症医学中心联合承办,急重症领域专家、骨干、青年医生等参加学术活动。余锂镭副书记主持活动。急重症医学中心主任詹丽英教授系统介绍了宋振举教授在急肺损伤、脓毒症精准救治等领域的突出成就:主持国家级课题5项,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Immunology》等顶刊发文18篇,获专利27项并实现5项成果转化。
“人民讲坛”作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品牌学术平台,始终践行“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弘扬学风、启迪学子”的宗旨,汇聚全球顶尖智慧推动学科前沿对话。本次报告会不仅展现了数智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落地路径,更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医疗人才培养的深层变革——从“经验传授”迈向“数据智能×人文关怀”的新时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将持续通过“人民讲坛”平台,推动医疗教育智能化升级,持续引领精准化、智能化诊疗新范式。(急重症医学中心 人才办 科研处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