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6月20-22日,由湖北省微循环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重症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八届珞珈脑复苏进展研讨班”在洪山院区举行。本次会议设置大咖授课、抗感染、脑复苏、镇痛镇静病例比赛、重症医学管理论坛、护理等学术交流版块,邀请了国内几十位重症领域权威专家,吸引全省200余名医护人员齐聚江城,共绘重症医学发展新蓝图。
湖北省微循环学会重症专委会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余追教授于2016年创建,历经十年风雨,已经成为湖北重症同行重要的交流平台。10年来,从该平台上成长起来多位学术和管理专家,极大地促进了湖北省重症医学的发展。
“珞珈脑复苏论坛”亦由余追教授于2017年创办,已连续举办八届。该论坛填补了我国中部地区心肺脑复苏学术交流平台的空白。8年来,该论坛吸引和聚集了全国从事心搏骤停后脑损伤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数十位专家,在国内心肺脑复苏领域的影响力逐年增强,也吸引了国际同行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心搏骤停后脑复苏领域的发展。
本届大会上,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南开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浙江大学附属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中山大学第八医院、昆明医科大学一附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徐州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以及省内各医院的80多位长期从事危重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和交流。来自全省的重症、急诊、麻醉、呼吸等专业的同行两百余人参会。
6月21日上午,本次大会举行开幕式,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追教授主持。湖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李建国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彭国亮教授、湖北省微循环学会理事长王卫星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分党委副书记陈秋香莅临现场并致辞,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寄予殷切希望。
“重症大咖谈”板块邀请了多名国内权威专家,包括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同文教授探讨党建引领急危重症医学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经验;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召才教授分享了打通医院创新转化“任督二脉”的宝贵经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安友仲教授深入剖析毛细血管渗漏与白蛋白应用的临床决策逻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建国教授警示重症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汪斌教授介绍了急性胃肠窘迫综合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覃纲教授分享ARDS救治经验、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胡波教授剖析微循环灌注相关内容,为参会的重症同道从多角度锚定临床及科研方向。
“抗感染专题”聚焦重症感染临床痛点难点,南方医科大学杨翊教授针对脓毒性休克血管麻痹的个体化治疗提出深刻见解,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房明浩教授提出“黄金48小时病原鉴定”精准方案,武汉市第四医院杨军辉教授分享初始治疗无反应的肺炎临床应对方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追教授在会上阐述了学科建设的几点体会,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张建成教授分享肠菌移植在ICU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余愿教授探讨了ECMO患者感染的防治经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郭咸希教授解读国际最新CRAB耐药菌治疗标准,为临床耐药困局提供破解之道。
“镇痛镇静病例大赛”搭建青年医师实战平台,来自全省6组选手同台竞技,展现疑难病例处置能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追教授领衔评审团,姚兰、许涛、徐亮、唐碧波、侯果、万敏、胡苏等专家团队现场点评,通过真实病例解析推动镇痛镇静规范化诊疗落地。比赛过程精彩纷呈,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的刘婷婷、王姣团队获得一等奖。
“脑复苏专题”作为会议核心板块,受到参会者的高度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姚咏明教授提出脓毒症免疫障碍精准诊疗新范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黄凯滨教授分享了中枢外周免疫互作与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前沿热点,南开大学医学院漆智教授、徐州医科大学王午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祝伟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王鹏教授等学者从分子机制到临床转化分享科研思路,上海第六医院崔德荣教授创新性地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技术革新,中山大学第八医院王彤教授解读了心肺复苏诊疗进展报告,北京朝阳医院唐子人教授剖析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争议焦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余追教授探讨了脑复苏研究的困扰与思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孙鹏教授介绍了特殊姿势下的心肺复苏,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彭志勇教授分享了ICU内AKI预防策略。
“重症医学管理论坛”直击学科发展瓶颈。哈尔滨医科大学赵鸣雁教授解码新形势下重症学科生存策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晨亮教授分享重症医学科的药学诊疗实践,麻城市人民医院彭晓光教授分享基层ICU建设经验,宜昌市中心医院张朝晖教授展示重症精益管理实践模型,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刘向东教授、襄州区人民医院郭剑波教授、公安县人民医院易先齐教授等重症学科管理者共议区域重症能力提升路径。
“护理专题”邀请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赵领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唐晓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李锦、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赵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邹灯秀、宜昌市中心医院刘敏等专家授课,为重症护理注入科学化、规范化新动能。
本次大会同步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为全省重症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未来,湖北省微循环学会重症专委会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推动前沿技术向临床转化,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重症力量。(重症医学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