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在人体的“健康保卫战”中,消化系统宛如一条繁忙的 “交通要道”,默默承担着营养摄取与废物排出的重任,却也极易因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因素,遭遇疾病侵袭。
近日,43岁的徐女士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消化内科就诊。徐女士除了偶尔感到轻微的胃肠不适外,血液检查及其他各项常规检查结果均无异常。但凭借专业的医学直觉与严谨的诊疗态度,医生决定为其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检查中发现了结直肠多发息肉,随即进行了息肉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息肉已发生癌变。但万幸的是切缘阴性,癌变组织暂未发现残留,徐女士只需后续定期复查即可。
肠道癌变往往从息肉阶段就开始 “潜伏” 了。研究表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字列,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初期阶段的息肉就像肠道里的“小肉疙瘩”,多数人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然而,一旦出现腹痛、便血,或是排便习惯发生改变等情况时,病情有可能已经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以徐女士为例,在她肠道内的息肉发生癌变之前,身体并没有发出明显的警示信号。若不是及时进行了肠镜检查,这一病变如同 “隐藏炸弹” 般,很难被察觉。徐女士的案例,再次为所有人敲响警钟——胃肠镜,才是守护消化道健康的“侦察兵”,早查能救命!
消化内镜,是被胃肠深处的“探索眼”。医生借助它,能清晰窥见食管、胃、肠黏膜的细微状态。术后病理,是疾病本质的“解密师”。对被检测组织进行精细处理、显微镜观察,从细胞形态与结构中抽丝剥茧,精准解读 “核心密码” 。无论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 “小异常”,还是潜藏在深处的 “大隐患”,消化内镜与病理检查的联合应用,都能为患者及时争取到最佳的治疗时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消化内科,由一群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专业医护人员组成的团队,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有力武器,借助内镜的精准探查和病理的精确解密,一步一个脚印地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胃肠健康。
在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朋友,不要忽视胃肠发出的每一个细微信号,不要让疾病风险在沉默中积累。定期进行胃肠检查,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拥抱健康、畅 “胃” 的美好生活。(洪山院区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