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学科速递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心律失常Ⅱ科:十多年“心”病让男子痛不欲生 多学科协作破解罕见高低血压并存“心血管怪相”
    发布:心律失常Ⅱ科 时间:2025-07-17
    A+ A-  

    本站讯 湖北随州杨先生被查出“心血管怪相”,频发毫无征兆的晕厥伴上肢轻微抽动,血压最高时达200/120mmHg,同时又患有体位性低血压,一度低至65/50mmHg。走起路来天旋地转,浑身像被灌了铅一样,这让他痛不欲生,也给医生出了一道“难题”。

    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赵庆彦教授联合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心理科组建的MDT团队,精准诊断疾病“元凶”——多系统萎缩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同时微创施治、多措并举,帮助杨先生成功摆脱“心”病,迎来新生。

    十余载病痛折磨:血压失控且频发不明晕厥

    时间回溯到十多年前,杨先生平静的生活被一次体检打破。当时,他被查出高血压,最高时竟达200/120mmHg。面对这一状况,他不敢掉以轻心,积极求医治疗,然而联合服用多种降压药血压却依然失控。与此同时,他还出现了排尿困难、夜尿次数增多等症状。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更在他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来,杨先生还出现了由卧位或坐位起立时明显的头晕、乏力、站立不稳,严重时甚至伴有上肢轻微抽动及晕厥。晕厥无明显规律,有时在起身准备活动时突然发生,有时在日常行走中毫无征兆地出现,每次发作都让他自己和家人提心吊胆。

    由于频繁的头晕和晕厥,杨先生的活动耐力显著下降,曾经热爱的散步、下棋等活动都成了奢望。尤其是一年前起,晕厥发作变得异常频繁,杨先生的活动能力急剧下降,连日常行走都成了难题,精神状态也每况愈下。

    漫长的十余年求医之路上,杨先生四处奔波,足迹遍布省内外多家知名医院,穷尽血压监测、血液化验、冠状动脉CTA、颅脑MRI等各种检查。医生们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各不相同,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病因。被长期病痛困扰的同时,一次次希望燃起又破灭,杨先生身心俱疲,陷入了焦虑抑郁,一度绝望。

    专家团队抽丝剥茧,揭开罕见病"谜底"

    今年6月,杨先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求助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该院心律失常Ⅱ科主任赵庆彦教授带领石少波、张淑娟团队分析其病情后,认为其“血压怪相”根源不在心脏,遂联合泌尿外科、神经内科、临床心理科等组建了MDT团队。

    在与疑难病症的拉锯战中,专家团队们抽丝剥茧,对杨先生十余年的病史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将每个症状、每次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反应都详细记录下来,形成了一份完整且条理清晰的病史档案。终于,专家团队在“迷雾深处”抓住了那根关键的“引线”——多系统萎缩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异常血压。

    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心血管医院院长江洪教授介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会出现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且常规降压药物效果差,还会伴随多尿、夜尿增多、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

    而多系统萎缩是一种成年起病、病因未明的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患者会出现如直立性低血压(即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血压急剧下降,导致头晕、晕厥)、排尿障碍、性功能减退、行走不稳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会逐渐丧失;长期病症不能缓解,还易导致精神上的焦虑和抑郁。

    赵庆彦教授表示,由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并存,导致治疗上存在矛盾,不能随意使用降压药和升压药。这张“疾病清单”在临床上实属罕见,多病因共存时症状相互掩盖,极易误诊。

    精准微创施治,化解“血压怪相”

    查出病因只是第一步,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才是关键。针对复杂病情,MDT团队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第一步,通过微创外科手术解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问题。6月24日,泌尿外III科余伟民教授带领周向军副主任医师、李成龙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杨先生行肾上腺结节切除术根治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纠正低钾血症和高血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肾上腺皮质微腺瘤样增生。术后第二天,患者立位、卧位高血压消失,后续复查血钾逐步回归正常。

    第二步,通过综合方案治疗体位性低血压。MDT专家团队帮助杨先生先辅助生活方式干预(如多饮盐水,增加血容量,佩戴腰带、40mmHg压力规格的医用弹力丝袜,增加外周血液回流),再使用α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升高血压。

    综合施治后,杨先生曾经频繁发作的直立性头晕及晕厥发作频率明显减少,活动耐量也有所提高,能够在家人的陪伴下进行散步,血压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

    “我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医院,都快要放弃自己了,是你们把这缠了我十多年的病给治好了,这份恩情我记一辈子。”杨先生握着专家的手感叹。

    此次成功诊疗不仅让患者重获新生,更彰显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在疑难病症中的独特优势——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多领域专家,实现从病因筛查到综合管理的全程精准诊疗。

    心律失常Ⅱ科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独具特色的亚专科,专注于心律失常等疑难危重复杂心血管疾病的救治。心律失常Ⅱ科可常规开展经导管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脏再同步化(CRT)和左束支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性心肌病、GP消融治疗迷走性晕厥等专科手术。

    心律失常中心依托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联合心功能团队、超声影像团队、代谢心血管团队、神经内科团队和专科护理团队等,构建患者的全程诊疗体系,实现心律失常相关病症的全程化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宁亚飞石少波)

    心律失常Ⅱ科:十多年“心”病让男子痛不欲生 多学科协作破解罕见高低血压并存“心血管怪相”

    湖北随州杨先生被查出“心血管怪相”,频发毫无征兆的晕厥伴上肢轻微抽动,血压最高时达200/120mmHg,同时又患有体位性低血压,一度低至65/50mmHg。走起路来天旋地转,浑身像被灌了铅一样,这让他痛不欲生,也给医生出了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