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22日讯(记者梁爽)“各位乘客,机上有一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紧急寻找医护人员!如有医生或护士,请您联系客舱乘务员!”7月19日下午2点30分左右,在武汉飞往新疆阿克苏的EU2763次航班上,一则紧急广播打破了机舱内的平静。
女乘客清醒后,和孙毅杰合影并表示感谢
这时,一名年轻小伙站起来,朝机组人员指引方向冲去。他叫孙毅杰,是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4级的本科生,正趁着假期返乡。几位乘务人员神色焦急,一位20多岁的女孩脸色苍白,靠在座椅上,双手微微颤抖。
“她精神很差,呼吸困难、脉搏细弱,神志逐渐涣散,瞳孔直径也略有放大,情况相当危险。”孙毅杰回忆说。根据经验,他判断该乘客很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当即和机组人员一道清空周边座椅,让患病乘客平躺下来。同时,机组人员拿来急救箱和氧气瓶,孙毅杰为她查体和测体征,并给她吸氧、口服糖水并及时调整氧流量。
孙毅杰在飞机上复盘抢救过程,并提出后续建议
过了一会儿,女乘客逐渐好转,脸色渐渐红润,头晕、手指发麻的症状缓解。孙毅杰仍不放心,索性直接把座位挪到了患者旁边,动态复测血压。清醒后的女乘客向孙毅杰表达感谢,她说自己有体位性低血压和低血糖史,此前还曾出现过呼吸心脏骤停。从武汉飞往阿克苏的航行时间为5个多小时,一旦发生意外没有及时救助,后果不堪设想。
直至飞机落地后,看到女乘客情况稳定,精神状态完全恢复,孙毅杰才放下心来,并建议她进一步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针对性治疗。
“虽然才上了一年大学,但我恰好学习过院前急救和生命体征测量的相关课程。”7月22日,孙毅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从小便立志学医,进入武大后也非常注重实践,肿瘤中心门诊、病房常能看到他的身影。“2025年1月起选定急诊科的导师后,哪怕课程再繁忙,我也坚持每周花时间泡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洪山院区急诊抢救室”,孙毅杰说,在急诊室,他见过凌晨心梗的老人、突发晕厥的青年,这都为他实施抢救奠定了基础。
孙毅杰正在救助女乘客
孙毅杰来自武汉市对口支援的新疆地区博乐市,在华师大一附中博乐分校读高中时,他因品学兼优曾受到武汉企业家的资助。孙毅杰说,“我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报道链接:
长江日报微信:突发!武汉起飞,一女孩在航班上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