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1岁的张爹爹最近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突发急性中风的他,不认为自己病情危重,竟然耐起性子排队看专家门诊;医生反复交代其尽快溶栓治疗后,感觉肚饿的他,还自作主张出门过了个早!
如此一番耽误下来,距离4个半小时的紧急溶栓“时间窗”,只剩下15分钟了。幸运的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利用这宝贵的15分钟,抢回了他的生命。
3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II科肖哲曼教授正在专家门诊。11时许,来了一位爹爹,自述早上8点多起床时,突然左边肢体无力,完全不能动,过了半小时自行缓解,到达医院门诊的时候,只感觉肢体轻度麻木,左下肢没劲。
一听这话,典型的脑卒中(中风)表现,肖教授赶紧让家属利用查体、写病历的时间去办CT检查和住院手续。10分钟后,手续办完了,体检、病历也完成了,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NIHSS) 显示为2分,表明张爹爹的症状暂时较轻,此时距离患者发病时间近3小时,紧急溶栓治疗的效果应当很好。
但是由于症状比发病时轻,患者本人对是否住院及溶栓均心存疑虑,肖哲曼教授告知患者及家属,卒中患者发病后病情反复,为短暂性脑缺血表现,继之出现一次真正的脑梗死的几率比普通人大得多,何况患者就诊时症状没有完全缓解,表现为小卒中,应该在3-4.5小时内入病房。肖教授多次电话沟通,总算紧急协调出一张空床,并立即嘱咐张爹爹赶紧去做CT,并反复交代家属,尽快到病房做溶栓治疗。
处理完专家门诊后,肖哲曼教授赶紧回到病房查看张爹爹的情况。结果左等右等,家属才把已经全身瘫痪几近昏迷的张爹爹送到病房。此时,距离张爹爹发病已经过去了4小时15分钟,离4.5小时的紧急溶栓“时间窗”,只剩最后15分钟。张爹爹的再次NIHSS评分已急剧增长到12分,生命危在旦夕。
肖哲曼教授解释,与发病3小时相比,发病4.5小时溶栓的禁忌症更多,出血风险更高,效果更差。好在张爹爹以前身体很好,啥毛病没有。尽管出血风险高,肖哲曼教授团队医护还是全员上阵,在10分钟内完成了查手指血糖、抽血查凝血功能、监测血压、静脉降压、导尿、签同意书等一系列工作,紧急为张爹爹进行了溶栓治疗。溶栓后,张爹爹的NIHSS评分降为0,其后病情虽有反复,但到昨日,张爹爹的病情恢复得很好,NIHSS评分2分,可以自行下地走路,并可以用病肢与人握手。
当询问起为何耽误了时,张爹爹的回话让人哭笑不得。原来看完门诊、做完CT后,张爹爹觉得肚子饿了,再加上他感觉自己还能走路觉得病情不重,就到医院附近的小餐馆过了个早,吃了碗宽面。结果面刚吃完,张爹爹就突然昏迷了,家属这才手忙脚乱将他送到病房。
肖哲曼教授提醒,急性脑卒中患者因耽误治疗、错过最佳溶栓时间导致偏瘫甚至死亡的病例,经常发生。脑卒中的救治——时间就是大脑,溶栓的黄金时间是3-4.5小时,每早一分钟接受溶栓,就能更多挽救地挽救患者的脑细胞。即使不幸错过了4.5小时,仍应该不遗余力赶往有卒中急诊救治资质的医院,因为如果合并大血管的堵塞,急诊取栓(前循环7.3小时,后循环24小时)仍可能给患者进一步的帮助。患者如出现急性卒中症状,如肢体麻木、轻度偏瘫、吐词不清、口角歪斜等,应第一时间到急诊科就诊,走紧急救治的“绿色通道”,不要到专家门诊排队,耽误救治。送院时间越早越好,因为相关的问诊,体检,知情同意,检查还需要额外的时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所设“卒中救治中心”,最短“到院——溶栓时间”为15分钟,也开展了大量急诊取栓病例。张爹爹这种快超出时间窗的溶栓病例,应该越少越好。此外,部分脑卒中患者还可能出现症状缓解的假象,此时一定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应抓紧时间治疗,以免后患。(杜巍巍 胡弘)
报道链接:
《武汉晨报》:生命在读秒,患者外出悠闲吃面;5分钟倒计时,医生救回一命
《长江日报》:突发中风 还要出门吃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