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4年10月 总第118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楚天都市报·尚医》:“贴心医生”陶卫平: 疗身同时不忘“疗心”
    发布:党委宣传部 时间:2016-07-13
    A+ A-  

    楚天都市报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杨璠 杜巍巍 高婷

        6月中旬,嘉鱼县市民曹智专程到楚天都市报找记者,称其亲戚王先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二科住院,深受该科主任陶卫平感动。
        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对患者王先生及陶主任进行了采访,并了解到不少感人故事。

        陶卫平为患者做检查

    残胃癌患者点赞好医生

        47岁的王先生是嘉鱼县一名公务员,儿时曾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2015年8月,他突然胃疼难忍,当地医生检查发现其病情较严重,建议到武汉来治疗。
        王先生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并在该院肿瘤二科住院。陶卫平诊断发现其患上了残胃癌,并已经出现了腹膜弥散性转移,需立即进行规范治疗。“当时我心里特别慌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女儿还在大学,马上要考研究生,我对家庭还有责任,不能就此倒下。”王先生说。
        当陶卫平找王先生聊治疗方案时,陶卫平温和的言语,让王先生纷乱的心绪逐渐平复,“她给我说了3种治疗方案,并且详细解释了各自的治疗方法、患者的痛苦程度、费用等。”经过跟专家近一个小时交流,王先生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面临的治疗心中大抵有数。
        经过半年多的放化疗,王先生康复状况良好,目前已出院。他说,自己住院期间,一有不舒服,就会找陶主任进行询问,“她会跟我详细解释半天,直到我理解透彻为止,绝对不是简单的应付,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他还表示,住院期间,有一段时间由于女儿考研究生,妻子又忙于其他事情,自己没人照顾,陶主任了解情况后,还让护士帮忙买来早餐,“这样的好医生,我一定要为她点赞。”

        为患者量身打造治疗方案

        “哎呀,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楚天都市报记者在肿瘤二科找到陶卫平主任时,她正在病房里查房。当了30多年肿瘤医生的她表示,肿瘤科患者是个特殊的群体,“给他们做治疗时,要为患者着想,帮其量身打造治疗方案。”
        陶卫平表示,一般情况下,她会给出几种方案让患者选择。有的患者家庭困难,而如靶向治疗等最新的治疗方法虽然效果不错,但需要花很多钱,一些患者甚至会出于种种考虑,选择放弃治疗。此时,陶卫平会告诉患者,“不能做最新的治疗,并非不能做治疗。只要规范治疗,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达到减症的效果。”
        而当患者有治愈可能时,陶卫平是一定会在治疗前提前告知患者的,“主要是为了提醒他们重视,尽快接受规范治疗,一定不要错过机会。”
        在她的帮助下,不少晚期癌症患者延长了生命、降低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60多岁的姚爹爹2004年被诊断出患上肺癌时,已到中期了,他慕名找到陶卫平主任,在其建议下接受了规范全程治疗,目前其生活质量不错,前不久还来医院找陶主任复查。

        用耐心细心让患者安心

        作为肿瘤科主任,陶卫平有医生的理性,但作为女性,她又有着细腻的情感,能够细心体会患者的感受。
        在跟随陶卫平查房中,记者发现,陶卫平不仅仅是简单问问患者情况,哪怕她每天忙得连轴转,对待每个患者时,也会嘘寒问暖;为其检查时,或者在回答患者问题时,都会轻轻拍一拍患者手背、抚一下其肩头等。
        她说,“医生的每一句话、一个眼神、一句关心,对病人来讲都是莫大的心理安慰。”因此,即使身为科主任,她每周一早晨都会认真查房,每次出差前,也会认真将患者查看一遍、打个招呼,告诉他们“我要出去开个会啊,你们要乖一点啊”,而每次回来,她也会到病房里转一圈,告诉患者们自己回来了。患者们都表示,“只要看见陶主任在科室里,我们就安心了。”
        她的耐心、细心,也吸引了不少粉丝。年过七旬的淋巴瘤患者张爹爹,是跟随陶卫平十几年的老患者了。刚得知自己生病的时候,陶爹爹一度情绪低落甚至想放弃治疗。陶卫平耐心开导他,他才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目前,他治疗效果很好,已经跟陶卫平成了朋友。前段时间,张爹爹在农业科研机构工作的儿媳妇研究出一种新品哈密瓜,他还特地让儿子送几个给陶卫平尝鲜……

    摘自6月30日《楚天都市报·尚医》

    《楚天都市报·尚医》:“贴心医生”陶卫平: 疗身同时不忘“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