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12月12日下午,我国著名国学专家和诗词研究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敬一教授应邀莅临我院,就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为全院干部职工作了一场精彩生动、寓意深远的人文专题讲座——《文化自信——古典诗词与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院党委书记万红慧主持报告会。唐其柱院长及全体在院院领导、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职能部门正副职、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等共3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讲座伊始,李敬一教授即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文化自信的论述: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李敬一教授强调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并有过一系列精彩论断,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学习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李敬一教授引用唐代诗人苏拯的一首《医人》,来阐释了个人对于疾病治疗与社会治理关系的理解。他认为,医务人员首先要是仁人,心正术精才是一名合格的医者。但是,治疗人体疾病固然重要,造成旧中国国家贫困、民生多艰、社会不公的问题更值得关注。民穷则国家多“病”,国强则人民健康,鲁迅弃医从文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医务工作也有“政治”,医务人员要有“家国情怀”,心中要装着国家和人民。
李敬一教授从“今天,你背诵经典了吗”、“为什么要学一点古诗词”、“学习古诗词与提高当代人才的人文素养有何关系”、“学习古诗词,丰富美丽的人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古诗词与现代社会生活、与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关系,并发出“人人学诗诵词”的号召。
尽管已年过七旬,李敬一教授却依旧精神矍铄。他引人入胜的讲述、张口即来的名句名作、充沛的诗情、生动的表达、丰富的肢体语言,多次将讲座推向高潮。在讲座中,李敬一教授即兴吟诵的《春江花月夜》、《秋声赋》等诗词,古朴而悠扬的声调,让在场听众都跟着他抑扬顿挫的语调,一同沉醉在曼妙优美的诗句中,再度回味千百年前的诗歌盛世。他那意味隽永、情感饱满的朗诵,时不时赢得全场掌声齐鸣。
李敬一教授在讲座中表示,背诵是阅读的一种方式,学习从阅读开始,阅读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一把钥匙。要想成为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合格医务人员,就应该坚持阅读、提倡背诵。
谈及古诗词与提高人文素养的关系时,李敬一教授认为,现代人才的综合素养包括道德素养、人文素养、身体素养和专业素养四方面。我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数千年的文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学习古诗词是完善人格人品、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医务工作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思想境界,丰富人文素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要求。 演讲结束时,李敬一教授借用南宋诗人的一首《梅花》寄语全场听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他将我院全体职工比作寻春人,在医院这个平台实现自己对于人生、事业的追求;在经历苦苦寻觅、踏遍千山万水之时,将会看到梅花绽放,心中春已十分,人生、事业的春天已将自己包围。春天,就在自己身边。
万红慧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全院职工感谢李敬一教授就落实十九大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带来的精彩讲座。他表示,李敬一教授的讲座,将古诗词这张中华传统文化名片与落实十九大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密切结合,与提升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紧密结合,深入浅出、生动有趣。
万红慧书记号召全院,积极践行李敬一教授的倡导,多多诵读古诗词,不断从中吸取传统文化养分,充分树立文化自信,努力提高医学人文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医院”的同时,也成就个人诗一般的人生。(文/高婷 图/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