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2022年7月22日至24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珞珈神经疾病高峰论坛”在线上顺利进行。本次论坛有幸邀请到国内神经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结合神经病学前沿进展,重点关注我科优势亚专业方向,针对神经超声、癫痫、脑血管、神经肌病、头痛、神经变性病、肌张力障碍与肉毒毒素等亚专科学科发展进行授课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是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首次同场办会,共设置8个分会场,任务专家多达108人,也受到医学界/医生站及神经时讯网站转播,截止发稿时全网播放量达10万+。
此次论坛由神经超声分论坛率先拉开前奏,这也是神经超声在珞珈疾病高峰论坛的首秀。该分论坛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肖哲曼教授致辞,并由湖北省第三医院邓小容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徐岩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张磊教授、长江航运总医院王金芳教授联合主持。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邢英琦教授分享了TCD与超声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新进展,详细解读了神经超声在卧立位脑血流监测、脑实质探测、脑血流调节功能以及重症病人评估方面的应用前景。苏州大学第一医院惠品晶教授分享了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精准评估和个体化治疗。首都医科大学世纪坛医院刘文宏教授通过分享TCD在术中和围手术期的监测应用强调了TCD为颈动脉手术保驾护航的价值。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王丽娟教授分享了采用无创性超声测定视神经鞘评估颅内压的应用方法。会议的下半场,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关景霞教授带队的神经超声团队进行了神经超声的实践操作讲解和临床病例分析,具体阐述了颈动脉超声、TCD、TCD发泡试验的操作规范。
在癫痫分论坛上,国内癫痫领域的多名权威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论坛首先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卢祖能教授进行致辞,然后在肖哲曼教授、潘松青教授的主持下召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群教授结合四个临床案例,详细阐述了SISCOM技术在识别癫痫发作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王玉平教授介绍了癫痫发作症状学的定位价值,就如何对癫痫症状分类和定位致痫灶深入展开叙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学峰教授对《终止癫痫持续状态的专家共识》进行详细解读,就癫痫持续状态药物选择以及临床应用传授宝贵经验。潘松青教授分享了耐药性癫痫早期识别及其管理,提出早期识别危险因素是耐药性癫痫患者临床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周琴教授阐述了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TCS)的治疗现状与挑战。周瑜教授详细探讨了脑血管病与癫痫的联系,并总结卒中后癫痫患者的识别与管理。最后,会议在潘松青教授精彩的总结中落下帷幕。
在神经肌病分论坛上,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对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和思考提炼。北京协和医院崔丽英教授解读了ALS最新诊断标准,指出与rEE和AW标准相比,GC诊断标准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并保持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早期诊断和临床药物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樊东升教授指出下丘脑功能在ALS早期受到损害,作为补偿机制,血脂增高、血糖增高可能产生保护性作用;同时在ALS的治疗方面,要重点关注营养支持,避免因能量代谢不足而加重疾病进程。针对远端肌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焉传祝教授分享了远端肌病伴镶边空泡(DMRV)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朝霞教授指出远端型肌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存在异质性的特点,总结了远端型肌病的起病特点与临床表现,以及肌酶、肌电图、肌肉活检、肌肉MRI表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赵重波教授讲解了成人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实践,强调治疗决策需要结合研究证据、临床经验、个体病情以及其他需求综合考虑,设定治疗目标,在基本满足目标的基础上多横向学习借鉴,对治疗做“减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万金教授介绍了基因非编码区变异的识别及临床意义,指出识别非编码区变异对于疾病诊断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针对剪切元件的调控可能对于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治疗前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曾艳平教授详细介绍了一种以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核内嗜酸性透明包涵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即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IID)。
在脑血管病分会场,王高华院长在论坛开幕会致辞,细数我院神经内科的历史发展进程,高度肯定论坛开办以来取得的成绩。中国康复学会张通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骆翔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教授分别着眼于卒中后失语、急性缺血性卒中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以及卒中预防这三个卒中干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环节,解读了相关的专家共识,张通教授更详细分享了循证证据收集、评估和共识形成的具体流程,从卒中患者预后需要和照料人心理等诸多细节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卒中后失语的识别、评估和恢复,令人受益匪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紧跟国际卒中临床研究的推动进程,分享了卒中移动单元在实际医疗活动中的实践;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兆辉教授则分享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脑细胞保护的临床研究探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进胜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潘速跃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国忠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志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峰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清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焦力群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柯伟教授分别论述了脑静脉血栓形成、单基因脑小血管病、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急性大血管闭塞卒中、颅内动脉狭窄的经典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用药,并结合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等新近脑血管病合并症,分享了最新的脑血管病诊治和血管内再通治疗的资讯。此外,我院专家还分享了耐药性癫痫、全面强直震挛发作、脑血管病和癫痫等异常脑电活动相关脑部疾病的早期识别管理、治疗现状和挑战。围绕卒中危险因素、脑梗死后出血转化防治的新靶点、血管再通后预后因素、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淑娟教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安定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胡波教授展开了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在大会上分享了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徐安定教授团队发现了自噬相关circRNA FoxO3作为分子靶点防治出血转化的潜力、胡波教授团队报道了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分子机制、徐运教授团队创造性地采用动脉取栓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进行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临床研究,提出了“规避不可控因素,以可控方法抵消不可控因素”的改善动脉取栓预后的理念。
在头痛分会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肖哲曼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董钊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唐洲平教授担任大会主持。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分享了国际头痛机构、期刊及知名学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大家做临床科研做了很好的引领和指导。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红如教授通过病历对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神经病进行了规范的、科学的诊疗分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王永刚以“神经血管单元——偏头痛与脑小血管病起源探讨”为题,就头痛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头痛诊治新进展等进行了讲座。另外,就头痛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等问题,山东省立医院陈春富教授剖析了“难以忍受的超短时程头面痛”引导大家深入思考并积极探讨。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桂韦教授,就“头痛之七窍生烟”,以疑难病例切入,进行了精彩的经验分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梁静静教授详尽解读了硬膜下穿刺后头痛的方方面面及预防措施,对临床实践工作意义重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勇教授就中医药头痛治疗的前世今生,以寒热将头痛分型,为头痛诊疗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在神经变性疾病专场,基于医学指南和专家共识,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陈晓春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杜怡峰教授分享了帕金森病的疾病修饰治疗、早期单药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以及阿尔兹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的评估和治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章军建院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记忆障碍门诊和认知中心的建设。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往凯教授介绍了经颅磁刺激技术这一在临床精神病、神经疾病和康复领域倍受青睐的脑科学技术的临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屈秋民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评议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团队在调节类淋巴功能防治阿尔兹海默病领域及颅外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超微检测及其细胞原位孵育分析领域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伊龙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何俐教授则分别就脑白质高信号、慢性脑低灌注两类影像学显症相关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张志珺教授以国家脑科学和类脑研究计划为立足点,强调“两线推进、一点融合、三段输出、形成闭环”的大型脑科学研究推进思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慧芳教授聚焦帕金森病的遗传学研究,总结了近几十年帕金森病相关风险基因靶点,为帕金森病精准分层、早期干预、个体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针对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治的全程管理、手术及术后康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毛善平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丽娟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徐浚教授、航天中心医院杨旭教授分别进行了讲座,内容涵盖经典药物选择、手术和术后管理、免疫代谢与营养管理等诸多方面,描绘出了具象化的帕金森病管理临床实践蓝图。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张振涛教授针对帕金森病理的“朊蛋白样播散”假说,讲述了α突触核蛋白的结构、功能、异常折叠、播散的动态过程,追溯了几十年来α突触核蛋白及其各类聚集体作为帕金森病诊断、分型和治疗靶点的利弊、新型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
在肌张力障碍与肉毒毒素专场,由北京协和医院万新华教授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卢祖能教授致辞,然后,北京协和医院万新华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靳令经教授分别讲授了肉毒毒素的治疗现状及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强调了肉毒毒素治疗是一种复杂且高度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指导我们在临床上用好肉毒毒素,同时进一步探讨肉毒毒素背后的科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胡兴越教授和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亚军教授分享了慢性偏头痛和三叉神经痛的肉毒毒素治疗。上海华山医院李放教授详细地讲授了肉毒毒素治疗痉挛状态的应用进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潘华教授强调了颈部深层的肌肉、特殊部位的肌肉以及精细动作的肌肉需要肌电图引导,更好的保障了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慧芳教授详细梳理了肌张力障碍的概念及诊断,目前肌张力障碍的诊断延迟现象还很常见,需要加大对肌张力障碍相关知识的推广宣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涛教授讲授了震颤的诊治进展,症状的识别和规范评估,及长期随访观察。北京协和医院王琳讲述了迟发型运动障碍的概念及肉毒毒素在其中的运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战华教授讲解了帕金森中的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症和肌张力障碍两大类运动障碍有时会出现在一个人病人身上,肉毒毒素治疗可能会极大地缓解病人的症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孙伯民教授和吴逸雯教授讲授了肌张力障碍DBS手术的相关问题,强调了DBS管理团队的重要性及患者的选择和手术时机的重要性。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王惠玲教授就慢病的情绪管理作了精彩讲述。呼吁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需要积极处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董红娟教授团队的尹波博士详细介绍了肌张力障碍的规范评估,同时带来了超声引导肉毒毒素治疗多汗症和流涎症的病例分享。最后,董红娟教授特别提出了肌张力障碍的长程管理,强调了多学科联合管理(涉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及精神科),专病团队管理及患者科普教育的重要性。
切磋琢磨,砥砺前行;相聚珞珈,携手未来。2022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珞珈神经疾病高峰论坛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广大医学同道的关注和支持。愿未来,神经内科领域能够不断发展、日新月异!(肖婷 杨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