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医院新闻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医院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五场研讨会 本站讯 7月30日下午,医院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五场研讨会。这是医院层面的学科建设研讨会的收尾会,也是学科建设工作进入到新一阶段的再动员。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31
  • 楚天都市报:“武大云医”,让就医更智慧更便捷 当智慧医疗逐渐颠覆传统的就医模式,当人文与温度渗透到互联网医院的各个环节,当你下载我省首家获线上诊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上述这些烦恼都将迎刃而解。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0-07-30
  • 骨Ⅲ科开展UBE微创手术 1厘米小切口解除女子“电刑”之苦 武汉晚报讯 张阿姨“腰突”合并椎管狭窄,饱受“压迫”之苦的同时,还时不时要忍受“电刑”般的刺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专家利用微创技术,通过腰部2个不足1厘米的小切口,一次为她解决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两大问题。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29
  • 湖北日报:10岁女童患罕见“多乳症” 医生妙手矫正助其恢复正常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 通讯员邹亚琴)10岁女童晶晶(化名)天生长有3个乳头,且左胸的两个乳头均不在正确的“点位”上。近日,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整形外科接受多乳症切除和移植手术,恢复了正常。
    发布:湖北日报2020-07-28
  • 医院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四场研讨会 本站讯 座谈研讨明形势,履职尽责建学科。7月24日下午,医院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四场研讨会。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27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建全省首个帕金森病MDT团队 本站讯 逾百项的术前测评、100多道手术程序、在米粒大小的丘脑神经核团组织内精准植入刺激电极、从上万种组合方案中挑选最佳的术后程控模式……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组建的湖北省首个帕金森病MDT团队对待每一位适合植入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必经的流程。近日,饱受帕金森病困扰6年的赵爹爹,通过这一MDT诊疗模式植入脑起搏器,成功阻断了“被渐冻的人生”,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24
  • 医院召开2020年度安全工作会议 本站讯 7月22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学术活动中心八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20年度医院安全工作会议。会议总结2019年度医院安全工作并对2020年安全工作作出部署,表彰2019年度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万红慧书记、王高华院长与相关责任人代表签订《2020年度治安综合治理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就进一步做好医院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会议由主会场和线上直播分会场组成。
    发布:保卫处2020-07-22
  • 医院党委召开2020年度意识形态工作布置会 本站讯 7月22日上午,中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委员会组织召开2020年度医院意识形态工作布置会。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强化责任,切实把医院的意识形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22
  • 医院召开“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三场研讨会 本站讯 紧锣密鼓不放松,学科建设当龙头。7月17日下午,医院“十四五”规划与学科建设工作第三场研讨会召开。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0-07-22
  • 全球首位!新冠肺移植患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出院! 7月21日,因新冠肺炎导致肺部不可逆纤维化、接受湖北首例肺移植手术92天后,65岁的崔志强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生出院。据悉,崔志强是目前全球已开展的10例因新冠肺炎接受肺移植手术后,首位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
    发布:人民日报2020-07-21
  • 楚天都市报:8厘米小切口,心脏换瓣手术不用“大开胸” 本报讯 开胸心脏大手术,也可以通过微创“小切口”完成。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王志维教授团队仅通过胸骨上段8厘米的小切口,就完成主动脉瓣置换手术。7月20日,张先生带着不为人知的“美容切口”,痊愈出院。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0-07-20
  • 湖北日报: 武大人民医院开展湖北首例眼动脉介入溶栓术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蔓、通讯员胡弘)江苏陈女士突发“眼中风”导致左眼失明15天,辗转北上广反复求医,均被告知无法复明后,来武汉求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及神经外科强强联手,组建眼部疾病介入治疗MDT团队,开展湖北首例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手术。术后第3天,陈女士视力奇迹般恢复至0.6,视野正常。
    发布:湖北日报20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