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湖北日报:罕见!湖北近十年来仅出现4例 武大人民医院麻醉团队成功抢救罕见“恶性高热”患者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郭柯琳、雷凡)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一名26岁的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时,突发极为罕见且致命的麻醉并发症—— 恶性高热。麻醉科团队快速反应与精准施救,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8
  • 湖北日报:洗脸都巨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65岁老人 疼痛专家用两毫米皮肤针阻断疼痛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刘禹)65岁的张先生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右脸频繁遭受“触电样疼痛”,半年内尝试多种治疗均未见效。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贾一帆教授团队运用“周围神经刺激术”,使张先生的疼痛评分从8分降至2分。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7
  • 湖北日报:女子宫颈“藏物”二十余年危及生命 省人民医院医生“妙手”微创取出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庞湘力、龚雨西)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32岁的庞女士取出 “深藏” 宫颈20余年的异物。该异物引发盆腔脓肿,导致庞女士突发下腹疼痛。经妇Ⅰ科主任张燕教授团队与胃肠外科专家团队联手,通过腹腔镜联合经产道的微创路径,顺利解除了患者病痛。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7
  • 湖北日报:89岁罹患重型颈椎病卧床半年 武大人民医院专家用创新技术助老人下地行走 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通讯员尚小斌、邹亚琴)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脊柱Ⅱ科凭借创新的“MRI椎板线模拟减压”技术,成功为一位89岁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手术,帮助老人重新下地行走。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5
  • 湖北广播电视台:这个中国泌尿外科实训班,吸引来一位“洋教授” “中国同行的临床诊疗和创新经验,值得好好学习!”3月3日上午,英国皇家外科学院研究员、牛津大学泌尿外科副教授Ben Turney在参加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举办的第11期“珞珈泌尿微创技术实训班”时,为中国同行的卓越成果连连“点赞”。
    发布:湖北广播电视台2025-03-04
  • 极目新闻:七旬老人患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道险窒息,专家团队妙手解痛楚 极目新闻通讯员 邹亚琴 胡琳琳 七旬老人颈部肿块疯长3年,导致她如今呼吸吞咽困难,甚至只能坐着睡觉,生命更时刻受到窒息威胁。近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联合多学科专家,成功为他开展复杂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手术,顺利拆除威胁生命的“不定时炸弹”。
    发布:极目新闻2025-03-04
  • 长江日报:十秒钟生成一份检查报告 医院接入“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大模型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 杜巍巍 10秒生成检查报告、不到1分钟完成一份门诊病历、动动手指就能精准匹配到专家……在DeepSeek+医疗的加持下,科幻小说里出现的“AI医院”真的要来了。
    发布:长江日报2025-03-04
  • 湖北日报:陈静获评2024年湖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 日前,2024年湖北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名单公布,湖北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县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陈静榜上有名。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4
  • 湖北日报:医院投入近千万 患者省下两个亿 武大人民医院以医疗创新为“支点”撬动民生“大账单” 湖北日报讯(记者方琳、通讯员邹亚琴、杜巍巍)今年2月,湖北宜昌58岁的张先生幸运地躲过了“死神之约”:在一台名为“内镜精灵”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辅助下,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查出其体内隐匿的“黏膜内高分化腺癌”,实施内镜下微创手术,一举拆掉这个健康“炸弹”。
    发布:湖北日报2025-03-03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每月仅1针,治疗周期最短3个月!过敏性鼻炎有了新的脱敏方法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通讯员 刘禹)“一共打了三针,现在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都好多了,也不用再频繁依赖药物。”2月27日,15岁的患者周宁(化名)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鼻科及变态反应科复诊。过去的三个月里,他在此接受了扁桃体注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ITIT)。
    发布: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5-03-02
  • 极目新闻:51岁女子急性肺栓塞,心脏停跳2小时!医护持续心肺复苏+ECMO护航,成功从生死线上“抢人” 极目新闻通讯员 宁亚飞 柳舟 近日,51岁的张女士突发心脏骤停、急性肺栓塞,命悬一线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科紧急施救,在持续进行2小时心肺复苏的同时,紧急启用“人工肺”——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挽救生命,经历惊心动魄的2小时抢救后,终于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发布:极目新闻2025-02-27
  • 文明湖北:湖北好人 | 詹少萍:地铁上勇救心跳骤停乘客 2024年6月6日下午,武汉地铁4号线车厢内,一位乘客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处于濒死状态。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同车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Ⅰ科护士詹少萍果断施救,在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情况下,她凭借丰富的急救经验和专业技能,立即对乘客进行了心肺复苏和紧急救治。
    发布:文明湖北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