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央广网:院士领衔!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揭牌成立 (通讯员 杨岑)5月6日上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与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召开战略合作会议,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成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并揭牌。
    发布:央广网2022-05-08
  • 人民日报:中国房颤患者近2000万并呈显著地域差异 《柳叶刀》子刊发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最新研究成果 我国成人房颤标准化患病率为1.6%,并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这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率领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单位完成的一项全国最新、样本量最大、区域最广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这一数据显示,我国房颤患者近2000万,亟需强化房颤单病种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
    发布:人民日报2022-05-08
  • 湖北日报:小伙怒服消毒液险丧命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妙手相救转危为安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杨岑、喻淑慧 实习生王琦) 近日,家住武汉青山区的28岁小伙与家人发生争吵后,胡乱拿起一瓶约50ml的混合性消毒液一饮而下,被紧急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I科抢救,终抢回一命,转危为安。
    发布:湖北日报2022-05-07
  • 湖北日报:上海方舱医院的李婆婆,随时可能心梗!援沪医疗队专家团队一小时“生死救援”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杨岑)“感谢湖北来的专家,要不然我这条命可能就没了……”5月2日上午,上海新国博亚定点医院W1舱II病区内,反复胸闷、胸痛的李婆婆,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专家及时准确诊断为高危胸痛患者,随时可能急性心梗发作,并及时协调转出方舱救治。出舱时,躺在转运床上的老人,举手向救治他的黄兵医生等人敬了一个礼。
    发布:党委宣传部2022-05-04
  • 楚天都市报:“鄂”来守“沪”|暖心致谢!上海聋哑患者用手语深情致谢湖北医护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 通讯员 刘艳 视频剪辑 晏雯 “五一”劳动节期间,在上海新国博亚定点医院W1舱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批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沈波及副书记刘艳带领团队进入方舱,看望节日坚守岗位的医疗队员和入住这里的患者们。当医疗队经过一位聋哑患者身边时,他激动地拉着援沪队员们的手,连连伸出大拇指深情致谢!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2-05-03
  • 湖北省人民政府:黄鹤楼、松鹤延年、祝福语...湖北医护给93岁奶奶手绘大白服 5月1日,上海新国博亚定点医院W1舱内,93岁的张奶奶(化姓)是这里接受治疗年龄最大的长者。当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援沪医疗队给老人送来了一份礼物:医护人员亲手绘制并签名的定制版“大白服”:黄鹤楼、松鹤延年的图案,以及精心绘制的祝福语纷纷呈现,惟妙惟肖。
    发布:湖北省人民政府2022-05-02
  • 湖北日报:身患两处致命“瘤” 5个月内2次微创手术让七旬患者新生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宁亚飞 实习生王琦)“之前提起手术都特别怕,而这半年不到经历了两次大手术,身上仅留下4个小孔。”4月27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出院时,77岁的易奶奶特别感慨,一再鞠躬致谢挽救她生命的医护人员。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8
  • 人民日报:奇迹!17岁少女濒临“脑死亡”,捐器官前被救回 我们不会为了救治生命, 而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发布:人民日报2022-04-27
  • 湖北日报:肠子也会“中风”?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当心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邹亚琴、实习生王琦)一条“不安分”的心脏血栓,竟然“窜”到腹部,引发罕见的“肠中风”,七旬爹爹险些因此丧命。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血管外科、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科等五大学科专家团队齐上阵,接力打通堵塞血管,切除坏死小肠,爹爹最终转危为安。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7
  • 湖北日报:孩子的视力,是这样变差的......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尤为重要, 如何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 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起听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炼红专家的解答!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2
  • 湖北日报:服务患者之需,才是医学最本质的使命 ——“保肛”医生郑勇斌的职业信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曾莉 通讯员 杜巍巍 手术台前,他镇定自若,娴熟地操作着手术刀,毫厘不差,不断刷新“保肛极限”纪录。无影灯下,他精益求精,每一环节必须精细和完美,只为了呵护生命的尊严;他足迹遍布全国,只愿更多病患享受优质医疗……他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Ⅰ科党支部书记郑勇斌教授。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2
  • 湖北日报: 专家微创“剥橙子”助93岁老人甩掉“尿袋子” 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宁亚飞、实习生王琦) 前列腺增生扩大7.5倍,每隔3天换一次尿袋子,每个月前往医院定期更换造瘘管,一身挥之不去的难闻味道......被前列腺增生困扰多年的9旬老人,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泌尿外科主任祝恒成教授团队“剥橙子”微创刀法的治疗下,一举甩掉了伴随多年的“尿袋子”,重拾“畅快”生活。
    发布:湖北日报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