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主站
  • 媒体聚焦 24小时更新医疗健康领域的要闻,打造最及时、最鲜活的资讯平台。
    2025年01月 总第119期 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宣传部
    本期责任编辑:邹亚琴
  • 光明日报:救治半径缩短73.8% 救治率达80%:湖北主动脉疾病急救体系成效显著 “三级医院联动”体系运转5年来,湖北地区主动脉夹层救治率达到8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9%,更使救治半径缩短了73.8%。
    发布:光明日报2021-03-22
  • 人民日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到海外“感谢信”! “感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胃癌MDT团队,赋予我哥哥新生……国内的医生真了不起,晚期胃癌也能完成根治手术,让哥哥能继续活下去。”3月3日,得知哥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奇迹般康复出院,来自新加坡陈笃生医院的费和平医生感慨万千,写下一封来自海外的“表扬信”。
    发布:人民日报2021-03-05
  • 长江云:3月3日“爱耳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线上线下呵护听力 今年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听力健康(筛查-康复-交流)。为了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了解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更好的进行听力损失的预防,以及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将开展包括义诊、科普讲座、云义诊等线上及线下“爱耳日”大型公益活动。
    发布:长江云2021-03-03
  • 楚天都市报:年轻宝妈抗癌9个月终获新生 “我把腹部的两道手术疤痕当作天使的翅膀,它赠予了我新的生命。”2月23日,已平安出院一个月的祁女士(化名)返院复查时,感慨地表示:“感谢张燕主任团队,去年一年太不容易了!”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2-24
  • 湖北日报:精妙微创断了病根还顾了“面子” 健美运动员腹内巨大“水囊”切除不留痕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雯洁、通讯员刘瑜、杨康)腹内一个长近20厘米、内径最宽处达6厘米的巨大“水囊”,不仅让健美专业的大学生小陈排尿极度困难,更让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忧心忡忡。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东院泌尿外科为他实施精妙微创手术,切除巨大“水囊”的同时,仅在其腹部留下3个难以察觉的细微疤痕。
    发布:湖北日报2021-02-20
  • 楚天都市报:“螺蛳壳里做道场”,3厘米的“单孔”治肺癌 极目新闻2月8日讯(记者晏雯 通讯员宁亚飞)“没想到这么大的手术,能这么快就出院!”2月8日,刚做完肺癌“大手术”,仅住院7天就出院的李先生,说出了一句“肺”腑之言。几天前,医生仅在他的右侧肋间,打开一个不到3厘米的小孔,通过这1元硬币大小的“单孔”,医生精妙操作单孔胸腔镜,不仅顺利完成了以往需要大开胸的肺癌切除手术,而且尽最大可能保留了正常的肺组织。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2-09
  • 中新网:早产“巴掌宝宝”体重仅650克 住院104天康复出院 中新网武汉2月5日电 (龚雨西 林云)小茉莉(化名)比正常孩子提前10多周来到人世,出生时仅有母亲巴掌大,体重650克。记者5日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获悉,经该院104天救治,小茉莉体重增加到4800克,顺利康复出院。
    发布:中新网2021-02-07
  • 人民日报:儿科专家支气管镜下紧急“拆弹”挽救生命 1岁4个月的患儿扬扬莫名出现咳嗽喘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儿II科专家团队“火眼金睛”识别其为气管异物,并紧急使用儿童电子纤维支气管镜,将罪魁祸首——一块约1厘米的碧根果取出,患儿转危为安。
    发布:人民日报2021-02-05
  • 长江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6大学科携手攻克世界性医疗难题 袁先生腹痛、腹泻多日,以为是普通肠胃炎,谁知竟是这病死率高达70%-90%的外科急腹症——肠系膜血管栓塞。在大部分小肠坏死、肺大疱破裂的极危情况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MDT)团队沉着应对,携手攻关“短肠综合征”这一世界性难题。2月1日,在6大学科团队保驾护航下夺回性命的袁先生,终于平安出院。
    发布:长江云2021-02-05
  • 长江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红色跑者” 视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红色跑者”纪实
    发布:长江云2021-02-03
  • 文汇报:武大人民医院医生巧妙移植小腿腓骨为妙龄女保髋 年仅21岁的女孩,却面临“不死的癌症”——股骨头坏死的痛苦折磨,而近15万元的关节置换费用更让这个贫困家庭一筹莫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创伤与显微骨科独辟蹊径,实施“乾坤大挪移”移植小腿腓骨到髋关节处,不仅恢复关节正常功能,而且费用仅为关节置换的1/3。
    发布:文汇报2021-02-03
  • 楚天都市报:产妇突发脐带脱垂,医生跪在病床持续托举,生死时速7分钟抢回胎儿 极目新闻1月28日讯(记者 晏雯 通讯员 龚雨西)“不好!产妇脐带脱垂、胎儿窘迫,需立即进行手术……”1月27日早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院产房里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孕妇在产房待产时突然出现脐带脱垂的危险情况,胎儿生命危在旦夕。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妇产科、新生儿科、手术室医务人员迅速参与抢救,仅用7分钟就将孩子从母体内“抢”出来。而在此过程中一名产科医生一直跪在产妇床尾,用手托举胎儿,直至胎儿顺利娩出,宣告母子平安。
    发布:楚天都市报2021-01-29